不对,犹豫了下转身要走。
梁逸秀浑身颤抖,大喊道:“站住!”
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给吓了一跳。
萍聚稳住情绪:“大师,您再说什么?”
“你身后那个老太太,她是谁?让,让她距离镜头近一些。”梁逸秀手快的几乎出现幻影,一遍遍重复算来算去,终于,空空的卦象忽然亮了!
宝镜似明月,团圆畅我情!
“李姨是我朋友的母亲,来帮忙做饭。”萍聚一脸疑惑,但还是耐心解释。
父亲生病后,胃口越来越不好,有次说想念母亲做的鸡蛋面。
鸡蛋面听起来很简单,从未谋面的母亲做的不简单,面里不放一点水,只放鸡蛋和面。
萍聚尝试了几次,父亲笑着吃了,但她能看出来,父亲怕她伤心硬吃的。
可是,她真的不会做这种面,难度太大了。
然后她求助万能的朋友圈。
一个认识多年的朋友回复:自家母亲会做。
萍聚见过对方的母亲,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据说早年经历过战争,记忆时好时坏。
这位老太太做的鸡蛋面,父亲吃了整整一大碗!
“李姨,麻烦您等一下。”萍聚没让老太太过来,主动走过去,温声道,“我一个朋友想看看您。”
她没说算卦的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信,再则不知道大师什么意思。
当视频拉近看清清晰面相,梁逸秀这棵活了两千多年的人参t精激动的差点现了原形,好在卡通形象遮住了全部。
梁逸秀深呼口气:“老人家,你祖籍不是这里吧。”
“不是的。”李姨眯起眼,她眼睛也花了,看不到谁说话,慈祥笑着道,“我祖籍湖州城阳县的,后来赶上战争搬来了这里。”
视频看不到的地方,张连明一脸惊喜:“城阳县的?我也是呀,咦,你听起来没有一点那里的口音。”
老一辈的人有自己的分寸。
李姨每次来擀完面条就走,毕竟两个都单身,即使碰到,也只是点点头,几乎没什么太深的交流。
李姨同样一脸惊喜:“呀,原来是老乡啊,我一直以为你们老家就是这里。”
第17章
直播间有反应快的打出一长串惊叹号:“!!!!大师, 该不会”
梁逸秀笑而不语,让这份重逢的幸福, 拉的再长些,再长些,以弥补五十五年的漫长分离。
“我一直外地当兵嘛,口音天南地北的,听的懂乡音,就是不会说了。”当过于思念一个人,所有关于她的信息,都是一份意外之喜,张连明热情招呼, “快请坐, 好久没见到老乡了,对了, 你最近回去过没?”
李姨看起来有些不善言辞, 紧紧握着擀面杖:“老家炸没了,亲人也没了, 再说孩子不放心我单独出门。”
张连明深有同感点点头:“是啊, 老家炸没了, 我前几年回去过一次, 差点没认出来, 变化那叫一个大, 尤其县政府广场,之前不是炸出个大坑嘛,现在变成人工湖了, 河两边种了杨柳。”
李姨跟着微笑附和:“对的,我看过照片, 可漂亮了。”
五十五年,国家不止富强,还变的更美丽。
共同的经历让两个老人特别有共同语言。
但就是没有更进一步实际性的问话。
终于,萍聚插了句话:“李姨,您是城阳县哪里的?”
张连阳一拍大腿:“对啊,差点忘记这么重要的事,我老家城南乡,不过又算半个城东乡人,我妻子是那边的,打仗时在那安了家。”
李姨已经不那么拘谨了了,惊讶道:“我就是城东乡的。”
张连阳激动的嘴唇哆嗦,“你,你是城东乡?对啊,李是城东的大姓。”
李姨笑着道:“不止城东,我丈夫也是城南乡的。”
直播间众人:“”
恨不得跳过去亲自问。
然而他们忽略一点,萍聚知道李姨的姓名,她叫李爱珍。
“城南乡我熟的。”张连阳本打算问对方男人名字,但想起女儿说过对方单身,小心翼翼道,“家里的兄弟,也是那年被小鬼子炸死的?”
据后来说,那次轰炸,是小鬼子泄愤,找不到大部队,拿百姓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