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166节(2 / 3)

里有太多让人忘怀的情节和桥段了。

他难忘于主人公亚伦在烈火前的奋不顾身,也难忘于那只代表了梵高的才华、孤傲与恐惧的怪物。

更难忘于时空交迭之中,如同庄周梦蝶,亚伦与梵高合于一身,带领梵高见证了他未曾见过的独属于梵高的伟大。

回味良久,李曙光终于放下了手中的书稿。

本来是要站起身,却不想腿脚使不上力,他在书桌前枯坐几个小时,全情投入、聚精会神,动都很少动,腿脚麻了都不知道。

好不容易等腿脚活动开了,他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了。

从上午拿到小说手稿到现在,除了中间两顿饭和回家,他的所有时间都用在小说上了。

这样一部超过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用这么短的时间内读完,几乎可以说是囫囵吞枣。

距离早上上班还有四个小时左右,李曙光直接回到房间倒头便睡。

临睡前他心里还有一个念头,等《当代》上市之后,一定要再细细的读一遍《梵高之死》。

清早,李曙光从沉沉的睡眠状态被妻子叫起来,满身疲惫。

“你啊,可悠着点吧!不是年轻小伙子了,审个稿子而已,用得着这么拼命吗?”

耳边响着妻子的唠叨,李曙光也不辩解,默默的洗脸刷牙、穿衣吃饭,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单位。

他刚在办公室坐了没一会儿,祝昌盛便走了进来。

“就一份稿子,你们至于的吗?”

“至不至于,你跟他们说去。”

当代文学编辑室内的众人看着祝昌盛从李曙光手中接过稿子,怅然若失。

稿子没了,想要一睹为快,只能再等几天了。

“诶,老李,小说看完了感觉怎么样?真有《当代》那帮人传的那么好吗?”

等祝昌盛走后,同事们问李曙光。

李曙光皱起了眉头,“该怎么说呢……”

见他犹豫,面有难色,同事们还以为他是在看完了小说后觉得名不副实。

没想到过了好一会儿,李曙光才开口说道:“这部小说跟现阶段你们看过的所有小说都不一样,再过几十年后它一定会成为经典!”

“嚯~”

同事们没想到李曙光竟然会给《梵高之死》如此高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也再次激起了大家对于小说的好奇。

一想到还有几天新一期的《当代》才能发表,众人便觉心痒难耐。

期待之余,大家又忍不住讨论起来。

“照老李这么说,《当代》这回可是捡到宝了!”

“那他们也得谢谢老李,当初要不是老李牵线,《当代》可不一定能组到林朝阳的稿子。”

“说的是,说起来老李可是《当代》的功臣。”

同事们嘻嘻哈哈说着玩笑话,李曙光觉得好像有点什么事让他给忘了。

听到林朝阳的名字,他终于想起来了。

光顾着看小说,把正事给忘了。

第177章 让人眼热

元旦过后,燕京各大高校进入了考试季。

陶玉书最近为了准备考试,回到家中便闷头学习,经常一学就到晚上十点、十一点多钟,然后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吃了早饭又精神抖擞的去学校上课。

跟她这种天生就带着学霸基因和卷王属性的人比起来,林朝阳就咸鱼多了。

不过再怎么咸鱼,临近期末这段时间,他还是不得不紧张起来。

他现在好歹也是燕大图书馆系的函授生,平时旷课、摸鱼就算了,考试要是再不过,那就说不过去了。

这段时间里,燕大的学生们也都在忙着准备期末考试,校园里的喧嚣也因此沉寂了下来。

图书馆的人比平时更多了,不过比往日多出来的这些学生都是来自习的,林朝阳他们借书处的工作量倒是一如既往,没有增加多少。

这天他正抱着教材啃的时候,传达室谢师傅到借书处来说有电话找他。

林朝阳接到李曙光的电话,听他在电话里说了一会儿,面露沉吟之色。

“笔名这个问题我之前确实没考虑。你们出版社那边如果觉得用‘许灵均’这个笔名好的话,那就用许灵均吧。”

得到了林朝阳的许可,李曙光很高兴,又在电话里说起了《梵高之死》的手稿在人文社内引起的强烈反响。

李曙光在电话里滔滔不绝的说了好几分钟,直到最后被旁边着急用电话的同事撵走才罢休。

林朝阳面带笑容的挂断了电话,其实李曙光在电话里说的那些话,早在前两天祝昌盛就已经向他透露过了。

算起来,《梵高之死》算是林朝阳第二部长篇小说,写这部小说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对于小说的质量是很大信心的。

但人文社编辑们的反馈还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毕竟人文社的编辑们可是中国文学行业最见多识广的一批编辑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