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3节(1 / 3)

瓶子是嘉庆年间的东西,品相保存的相当完好,他给对方出了60块的价格。

等看完了几人的东西,林朝阳又将刚才的说词说了一遍。

几人面露欣喜,买东西要货比三家,卖东西也得货比三家,林朝阳这么说大家反而更加放心。

林朝阳躲到路边,等收购点开了门,几人一窝蜂的进去,没过一会儿便有人从收购点里出来。

刚才的四个人一共带了五件东西,两件是林朝阳相中的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两件就是有点年头的大路货,一件是民国时期的赝品。

从文物收购点出来,刚才被出价的两人高兴的跑到林朝阳这边跟他完成了交易。

“大哥,你这人做事厚道,以后我要卖东西还找你。”那年轻人数完了钱笑容满面的说道。

林朝阳闻言乐了,小伙子家底挺厚啊。

“好,以后有东西你就来这块,个把星期我就会来一趟。”

“成。”

两人正说话的功夫,林朝阳瞥见收购点的收购员走出门朝他们这个方向瞭望着。

刚才这几人去店里让人家看完了东西却不卖,收购员见多识广,自然是明白怎么回事。

见此情景,林朝阳不再多言,骑上自行车离开。

他虽然不是投机倒把,但总归是在国营文物商店收购点门前跟人家呛行,有点不厚道。

人家要是真生气了,把打投办的招来,他少不了被整的灰头土脸,收完东西赶紧跑才是正理。

带着东西回到家里,林朝阳小心翼翼的将东西摆到书房,陶玉书抱怨道:“家里都快没地方放这些东西了。”

林朝阳说:“别着急。等爸妈来了,我把这些东西往四合院那边搬一搬,那边现在不是没人吗?”

棉花胡同四合院自从修好之后就没人住,之前杜峰倒是隔三差五的去,最近人家跑去创业了,快一个月没见到人影了。

四合院那里现在就放了些古董家具,那玩意体型大,保存条件也没那么金贵,不怕人惦记。

“你当爸妈是来给你打更的?”陶玉书没好气的说了一句,然后又说道:“是不是得再写信催催他们俩了,眼看着都要入冬了,他们也没个动静。”

“行,我这就写封信。”

林朝阳说完这话便给父母写了封信,陶玉书正在准备午饭,他贴好了邮票,正打算到院门口把信投进邮箱里,家里的内线电话突然响了。

接完电话不到两分钟,杜峰出现在门口。

上身花衬衫,下身喇叭裤,脚踩尖头皮鞋,鼻梁上架着蛤蟆镜,如果不是差着一头爆炸的发型,林朝阳眼前的杜峰几乎可以称之为八十年代教科书级别的弄潮儿。

“哎呦!这谁啊?”林朝阳语气夸张的问道。

杜峰摘下墨镜,得瑟的回道:“姐夫,我杜峰啊!”

“德性!”走过来的陶玉书看到杜峰这个样子翻了个白眼,又骂道:“瞧把你给得瑟的,我还以为是花大姐成精跑出来了呢。”

面对姐姐的贬低,杜峰也不生气,嬉皮笑脸的进了门,掏出两副墨镜来。

“千里迢迢的,你就给我们带这玩意?”林朝阳调侃道。

“嘿嘿,哪能啊!”

杜峰说着话,先掏出五百块钱来交给陶玉书。

“姐,这是我跟你借的钱,你自己说的不要利息。”

陶玉书哼了一声,把钱收了起来,杜峰紧接着又从怀里掏出两条万宝路来,“姐夫!”

然后他又掏了一下,拿出来一款塑料发卡,表面镶满了粉色的塑料珠子。

“姐,这是送你的。”

现如今女同志们还没什么像样的头饰,固定头发基本都是用黑色的钢丝发夹和橡皮筋为主,有爱美的小姑娘会用彩色绸绳和头花来打扮,陶玉书早过了那个年龄。

杜峰掏出来的这款发卡用后世的眼光看略显廉价,甚至有些土气,但以如今的审美眼光来看,样式却是极精美的,而且还很少见。

粉色发卡到手,陶玉书的态度总算柔和了下来,深刻的践行着她们姐妹吃人嘴软的原则。

“看样子,最近没少赚啊?”林朝阳笑着问杜峰。

听着他的话,杜峰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得意,“还行,还行。”

距离上次杜峰来家里喝酒已经快一个月了,喝完酒的第三天他就去了深圳。

从燕京到深圳一来一回撑死一个星期时间,这段时间不用问,杜峰自然是在忙着销售他从深圳进的那些墨镜。

提起这段时间的经历,杜峰脸上满是兴奋和激动,讲起来滔滔不绝。

“姐夫,不去深圳不知道,我现在才明白什么叫改革开放。我们这边,开个小饭店还得跑前跑后,求爷爷告奶奶,卖点东西动不动就说是投机倒把。

人家那边,满眼望去全是新建的工地。大街上随处都是我这种去进货做生意的,外商一投资都是几百万几百万的。

就香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