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314节(1 / 3)

初看完《渡舟记》,为隐藏的结局和真相震撼,也难免自得于看透了作者的心思。

同为创作者,在那时叶兆岩内心无法不仰视林朝阳,他敬佩林朝阳的雄浑的笔力与精巧的构思,自问难以望其项背。

可等他真正看懂了《渡舟记》,心中只剩下了茫然。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在这样的作品面前,他哪里够资格谈什么创作?

别说是追赶对方了,他连个方向都没有。

自己还在筹备着百米赛跑呢,人家已经坐上火箭去外太空了。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啊!

叶兆岩颓然的叹了口气,他从小到大看了上百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竟然会因为一部小说而被打击的灰心丧气。

范小天看出他的失落,心中理解身为创作者看到这种作品并理解后的痛苦。

他安慰道:“兆岩,别给自己增加无谓的压力,那毕竟是林朝阳啊!”

他这句话看似一句废话,却引来了叶兆岩的侧目。

是啊,那毕竟是林朝阳啊!

每一部作品问世都会掀起一股巨浪,无数读者趋之若鹜,文学界交口称赞,才二十多岁就拿遍了国内的权威文学奖项。

他这样的人,生来就是要举世皆知,扬名天下的。

所有与他同时代的作家,在他的光彩之下,都无法不黯然失色。

失落了片刻叶兆岩便在范小天这样一句看似废话的劝慰中放平了心态。

他想了想,走到书桌前铺开了稿纸。

“干嘛?这个时间还要写东西啊?”

“嗯,我想把对《渡舟记》的感悟写下来。你不是要稿子吗?正好给你拿回去!”

范小天闻言欣喜,“这个想法好!快点写,争取明早给我。”

他说完,躺在床上便蒙头睡了过去。

深夜里,书桌上的台灯一直亮着,叶兆岩灵感丰沛,挥笔从容

——《神性、人性与兽性的交织——读≈lt;渡舟记≈gt;有感》。

第320章 衣锦还乡

1983年《花城》杂志的第一期已经出刊一周了,外界的反响和这一期杂志的销量尚来不及反馈,但李士非有自己的办法。

今天是元宵节,也是周日,一大早他从燕京路太平馆西餐店楼上那狭窄黑暗的房间里出来,这里是他家。

出了门,燕京路上熙熙攘攘,不远处一抹红色在清晨的阳光中格外耀眼。

燕京路上的新华书店是广州城里最早成立的一家新华书店,身处闹市,一直都是广州市里人气最旺的书店。

寒假还没放完,一大早书店里便有父母带着孩子来。

燕京路上的新华书店实行开架销售已经快两年时间了,他们进店也不一定是买书,很多家长都是带着孩子来消磨时间,陶冶陶冶孩子的阅读兴趣。

许多孩子手上捧着一本书,经常躲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一看就是半天。

李士非是编辑,也是出版人,他喜欢这样的氛围。

进到店里,他先是转了一圈,然后便跟营业员小陈聊了起来。

“这几天我们《花城》卖的怎么样?”

“快没货了,经理还说要订货呢。”

闻言,李士非略显意外,《花城》作为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几家文学刊物之一,销量历来不俗。

最近一年多以来,销量基本是在六七十万份之间浮动。

这一期他们发表了林朝阳的《渡舟记》,出于对林朝阳在读者群体当中的号召力的信任,第一次印刷就是七十万份。

广州作为《花城》的大本营,订货份额历来是仅次于燕京和沪上的。

燕京路新华书店又一直都是广州城里人气最旺的书店,每期杂志订货至少都是1500份起步,这一期才上市了一周,1500份就卖光了?

李士非又跟营业员确认了一遍,听说库存仅剩下30多份的时候,他的心里彻底安稳了下来。

与小陈闲聊着的时候,李士非突然听见了一阵喝骂声,紧接着是孩子的哭声。

他跟着营业员的脚步前去查看,发现是一位穿着中山装、一脸斯文相的女同志正在骂孩子,此时孩子正哭哭啼啼,看起来有些可怜。

一开始李士非还以为是孩子淘气弄坏了书,等听了一会儿他才明白过来,原来家长是因为孩子正在看小说。

“这是你这个年纪该看的东西吗?”

家长手里挥舞着书籍,愤怒的向孩子咆哮着。

“同志,同志……”营业员在一旁无奈的劝慰着,但似乎没起太大的作用。

李士非的眼神锁定在那晃动的书籍上,隐约看着觉得很是熟悉,这不是《花城》吗?

眼看着家长越闹越欢,书店里的几个营业员都过来了,这才压制下了家长的愤怒气焰。

闹了一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