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316节(1 / 3)

连着几天各种各样的应酬,让林朝阳有些疲惫,送走了公社领导后他本想在小杨屯歇两天。

可听说了他这个大作家回乡,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想来看个热闹,跟看耍猴一样。

无奈之下,林朝阳只好又住回了县委招待所,每天白天埋首于县档案馆中,查询近百年的县志,晚上回到招待所房间梳理资料。

在林朝阳隐没于县城之时,《渡舟记》所引发的影响仍在不断发酵。

《渡舟记》表面讲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冒险故事,但只要读者看完小说,都会明白它所讲的远远不止如此。

充满传奇性的冒险故事,大自然的瑰丽奇观,人与自然的斗争与和谐……

众多丰富的元素构成了小说精彩绝伦的故事,但它的高明之处远不止如此。

小说独特的叙事结构,让故事变得层峦迭嶂,除了讲述了海上漂流的故事,还穿插了主人公的成长变化,他对于人生、人性、死亡和存在的深刻反思。

一层一层故事的背后是作者的精心设计,让这部小说成为了一部多层次、多维度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在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国内的文学爱好者当中便广受追捧和欢迎,成为无数读者争相阅读的时髦读物。

可惜的是如今国内引进的拉美文学著作并不多,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就更少了。

狼多肉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更促进了读者们对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趋之若鹜。

《渡舟记》的发表刚好赶上了这一波热潮,发表小说的当期《花城》在上市后表现出了远超往日的受欢迎程度。

杂志上市一周后,各地新华书店的订购信息便陆续反馈到了花城出版社这里。

作为一份文学双月刊,《花城》近一年多每期的销量都稳定在六七十万份之间,销量的大头则是集中在杂志出刊的头一个月,这期间杂志销量往往可以卖到四五十万份。

但83年第一期杂志却放了个大卫星,首印七十万份上市一个星期后便陆续有书店库存告罄。

上市不到半个月,首印的七十万份杂志彻底售罄。

花城出版社成立三年以来,还从来没见过如此火爆的情况,在杂志的加印上采取了保守策略,十万份、十万份的加印。

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新华书店和邮局方面隔几天就要骚扰一番出版社。

83年第一期杂志上市一个月整,总销量达到了155万份,不仅创下了《花城》杂志创刊以来的销量记录,即便是放眼国内文学期刊行业,也几乎是统治级别的。

八十年代出版行业印刷纸张资源紧张,人们的经济条件也不宽裕,一份文学杂志的背后往往是几位,甚至是几十位读者。

《花城》一个月之内狂销155万份,所辐射的读者数以百万计,自然也让《渡舟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第322章 有什么了不起的

疯狂的销量是《渡舟记》发表后广受欢迎的最好证明,数以百万计的读者并非都是千篇一律的面孔。

其中的大多数人是普通的读者或者文学爱好者,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文化界、文学界人士。

赶上魔幻现实主义在国内正当其时的今天,《渡舟记》这样一部纯粹由国内作家写就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自然也引发了诸多同行的关注。

旬月以来,国内诸多报刊杂志上均出现了关于这部小说的书评。

其中3月份上市的《钟山》杂志上,一篇题为《神性、人性与兽性的交织——读≈lt;渡舟记≈gt;有感》的文章因为对于作品的精彩解读和评论引发了不少读者的好评。

文章中写道:

这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深入挖掘了人类内心潜藏的种种可能,让我们不禁思考关于人性、关于人生、关于死亡、关于信仰等诸多宏大命题。

在作者为我们搭建的这样一个丰富而立体的世界里,我们能看到什么,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思想。

它好像一面精巧的三棱镜,透过镜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苦苦坚守的神性、困兽犹斗的人性和暴虐残忍的兽性。

我很希望读者们看到的是希望、勇气和爱,这些超越物种界限的普遍真理,可以提醒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探索和感悟的心。

精彩又充满专业性的评论文章往往可以让喜欢作品的读者产生一种与有荣焉的认同感,《钟山》上的这篇文章只是诸多赞美《渡舟记》文章中的其中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文章正变得越来越多,所引发的反响也是越来越大。

在文学界对于作品的褒奖声越来越高的时候,许多评论家和文学研究理论的学者已经不满足于对于作品的评价了,转而将目光对准了林朝阳。

在最新一期的《文学评论》上,当代散文泰斗,被誉为“南覃北杨”的覃牧先生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边界需要年轻人勇于探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