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抱怨,林朝阳表情沉吟。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单一并不一定就不好,多元也不意味着一定好。
就像有人批评你们不是在写小说,而是玩弄文学,你们也会反驳你们是在寻求多元叙事
批判现实主义在我们中国当代文学当中是传统,这一点我们无法改变。
大家各有优劣,互相攻讦只能让文学创作沦为无聊的指责游戏。
无论是乔伊斯、马尔克斯还是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都是外来的和尚。
学谁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的搞创作,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未来大家能够留名青史,人们记得的一定是你的作品,总不能记你是马尔克斯和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忠实传播者吧? ”
林朝阳在最后说了一句玩笑话,惹来学员们的哄笑,笑过之后一些人也若有所思,
有些话看似万金油,但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林朝阳在文坛走到如今靠的就是一部部品质过硬的作品,因此他的话在这些学员心中自然格外有份量
这时下课铃声响起,林朝阳在鲁院的最后一堂课结束了,学员们都有些不舍送上了学声,
带班的尤晓珊老师走到台上总结概括了一番林朝阳这一堂课的内容与主旨,台下学员们再次响起学声。“《创作实践及研讨》这门课就结束了,趁着这个机会不如大家跟朝阳老师合个影吧。”尤晓珊说。众学员欣然下楼,几十个人分成四排站好。
林朝阳和两位鲁院的老师坐在了第一排中间,合影留念。
合影后,林朝阳说道: “课程虽然结束了,但咱们的缘分才刚开始,以后欢迎大家去我那小四合院做客。”
听到他的邀请,学员们高兴不已,有人喊话道: “光是做客可不行,还得尝尝您的手艺!”
林朝阳的厨艺在文坛人尽皆知,这些年来能参加寻味斋的文化沙龙更是逐渐成为了诸多作家一件值得荣耀的事。当着这么些人的面,林朝阳不会说客套话。
他笑着说道:“请客可以,不过你们这些人,只能吃涮羊肉了,做菜我可招待不起。”
刚才那人也只是随便一提,没想到林朝阳竟然真的答应了。
能去让林朝阳请客吃饭,别说是吃涮羊肉,喝白开水也行啊!
“平时大家还要上课,你们学校出门又不方便,那就周日吧,我请大家吃顿饭。”林朝阳说。
众学员们顿时欢呼鼓舞。
到了周日,鲁院的这一届作家学员们从东四环来到西长安街南的小六部口胡同。
林朝阳把请客吃饭的地点放在了西院,他可不想在东院吃完饭后自己面对杯盘狼藉的场面。
鲁院五十多个学员,来过只有于华等个别几个人来过林朝阳家,但大家对这里却一点也不陌生。
在许多作家的嘴里,这里是“作者之家”,也是“民间文协”,简直就是作家们的世外桃源、快乐老家。
进了院,小六部口的院落和设施没让这些学员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