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562节(1 / 3)

陶玉书说起对玉郎机构的规划滔滔不绝,言语间很有些兴奋,她的性格最喜欢这种开疆拓土、锐意进取的操作。

日本、韩国方面,玉郎机构的漫画已经进入市场了,就是影响力很小,需要慢慢经营。

国内如今没有漫画,只有连环画,跟后世的「动漫是小孩子看的」的概念不同,建国后国内的连环画有过一段蓬勃发展的时间。

诞生了不少高质量连环画,其中许多堪称是艺术品,销量极高。

当时专门刊登连环画的《连环画报》月刊,每月销量有120万份之巨,受众规模不输于文学读者。

到了80年代,受中日友好影响,国内开始引进日本动画、漫画,《铁臂阿童木》《机器猫》等诸多经典作品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内的连环画市场。

陶玉书的想法是跟内地的出版社合作,将已经成型的港漫作品引入内地,最好是能合作创办一两份漫画刊物。

「老李他们出版社这两年经营情况不太理想,你可以跟他们联系联系。」

国内的出版领域还未开放,玉郎机构的漫画想进入国内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合作的出版机构。

花城出版社地处广东,风气开放,这两年经营情况又有所下滑,是个很好的合作对象。

陶玉书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她问:「老李他们出版社之前不是挺好的吗?你的小说在他们那出版,销量一直不错啊!」

「之前是挺好的,但赚了钱他们也留不住啊!

这两年图书行业整体销量下滑,物价又涨了不少,他们的日子就没以前滋润了。」

陶玉书点了点头,「那正好,这回回去路过广州我去跟他们谈谈。」

林朝阳提醒道:「香江那些漫画要引进内地,有些内容——”

陶玉书立刻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港漫以黄暴着称,有些作品的内容在香江来看不算什么,但在内地却是极其出格的。

之前陶玉书对旗下漫画作品做调研时,有些内容她一个三十出头的人看了都觉得不好意思。

「我知道,这些内容后续我会让专人负责调整。」

她说完这话,又忍不住畅想起来。

「中国十亿人口,这是多大的市场啊,玉郎机构的漫画要是能进来,市值再番十倍都不成问题。」

受股灾的影响,今年以来恒指依旧半死不活,玉郎机构被林氏影业收购后,

倒是因祸得福摆脱了悲惨的命运。

这半年来股价稳中有升,市值已经突破了7亿港元。

这个市值距离玉郎机构的巅峰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在恒生指数的一片哀嚎之中还能有这样的涨势,玉郎机构已经是少数的幸运儿了。

下个月,玉郎机构即将对外公布集团的股票增发计划,此举是为了应对林氏影业股份过于集中的不利因素。

同时新增发的股票当中约有2000万股将会进入期权池,用作奖励对集团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

比如马荣成,这位为玉郎机构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猛将,陶玉书打算给予他300万股期权奖励。

以玉郎机构现在的股价,这些期权相当于马荣成三年的收入,如果后续公司股价继续上涨的话,这些期权的价值还会再提升。

增发新股后,林氏影业的持股比例将由原本的827降至703左右,摆脱掉头上的退市阴影。

降低持股比例,又拿出2000万股股票来奖励员工,当然不是为了做慈善,而是为了玉郎机构更好的发展。

期权绑住了核心员工,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增发股票融到的资金至少保守估计有8000万港元,这些资金将会成为未来玉郎机构发展的弹药,并且支配权还是掌握在林氏集团这个大股东手里的。

陶玉书相信这样的利好放出后,玉郎机构的股价必然会再上一个台阶。

当初林氏影业收购玉郎机构花了差不多42亿,如今仅是林氏影业手握的股权价值已经达到了57亿,以后可能还会继续升值。

更何况林氏影业还控股玉郎机构这么一个近乎于地区垄断的龙头上市公司。

这笔收购赚大了!

这天下午,陶玉书给吴天明打了个电话,沟通了章艺谋新电影的事。

提出了林氏影业可以跟西影厂搞个合拍片,为章艺谋的第一次商业片之旅试试水。

吴天明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欣喜若狂。

《孩子王》《红高粱》连续在国外斩获电影大奖,主导这两部影片的林氏影业在国内名声大噪,制片厂们巴不得跟他们合作呢。

这个电话打完的第二天下午,吴天明风尘仆仆的赶到了燕京,他是昨天下午接到的电话,然后就买了今天一早的飞机票,飞到了燕京。

见面之后,吴天明热情的掏出了几份剧本梗概,都是西影厂的编剧们写完或者正在写的剧本,他说是给陶玉书做参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