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579节(2 / 3)

孩子先飞回了香江,开年公司还有很多事要做。

林朝阳则留在了燕京,最近这些天因为过年,新书基本没怎么动,他打算利用年后这些天,把小说写完。

老婆孩子都走了,家里一下子冷清了不少。

但也不是完全冷清,从大年初三开始,过年沉寂了一个多星期的西院又热闹了起来,隔两天就有聚会。

有时候是李拓叫了几个朋友看电影,有时候是燕京文协组织活动,有时候是鲁迅文学院的学员个跑到这边聚餐整个正月里,西院一直很热闹。在这样的喧闹声中,林朝阳写完了新书。

为了庆祝新书完稿,他特地叫了一群朋友来家里聚聚。

听说了林朝阳的新书写完了,大家都很好奇,追着林朝阳问个不停,他只好将书稿拿出来,让众人先睹为快。

第514章 《入殓师》

1989年的春节刚过,此时距离林朝阳的上一部小说《大时代》出版已经过去了近一年半。

对于陈健功、郑万龙他们这种效率的选手来说,别说是写长篇了,就是中篇也不见得能写完第二部。

但对林朝阳来说,这却已经是罕见的低效率了。

毕竟他可是在8个月之内写完《闯关东》的狠人,陆遥但凡有他一半的效率也不至于把自己累的未老先衰。

拿到了林朝阳的新书书稿,几人都很兴奋,书稿只有一份,大家都想看,那就得分个先后。

李拓排在了第一号,看五张稿纸就就交给下一个人,这叫流水作业。

一开始时不时有人因为前面的人看得太慢而发出催促的抱怨声,后来大家逐渐沉浸于林朝阳所编织的故事中,屋内一片沉静,只有纸张被不时翻动的声音。

一伙人从中午看到晚上,等天色彻底黑下来,大家才惊觉半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几人看着手里的稿子,神情恋恋不舍。

「时间也不早了,你们先回去吧。」李拓摆起了主人家的姿态,对郑万龙、

陈健功几人说。

「你不走?」

「我今晚留这了。」

本来几人还有些犹豫要不要走,可被李拓这么一说,他们反而不想走了。

「该回去就回去吧,夜不归宿哪行啊!」李拓劝。

「你都能夜不归宿,我们为啥不行?」

「这你们也要比一下?」

几个人吵闹了一会儿,最后一致决定,不回家了。

不回是不回,但还是得排着队打电话跟家里说一声。

小说看了一夜,清早林朝阳一看,几人眼晴红的跟兔儿爷一样,精神却十分亢奋。

几人吃过早饭,就打算一口气把小说看完,这个时候一伙人跑来了小六部口胡同西院。

到下午李拓终于率先看完了小说,他拉着林朝阳,满脸激动的正打算谈谈感想,这时院子里又来了一群人。

今天是周六,小六部口胡同西院的电影之夜,一年多以来,这项活动已经成了许多人的快乐源泉。

来的人里有燕京几个文学杂志的青年编辑、也正在鲁迅文学院学习的学员们,一伙十几个人,院子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大家本来是冲着电影来的,听说李拓等人刚看完林朝阳的新作,立刻来了兴趣,电影也顾不上看了,争先恐后的去抢手稿。

于华眼疾手快,抢到了早已被李拓等人看完的小说开头。

「入师」。

三个字的标题映入眼帘,一下子勾住了于华的眼睛,也勾住了他的心。

「入师」这三个字的字面含义不难理解,于华父母就是做医生的,小时候他还干过在医院的太平间里午睡的事。

只是这个称呼有些太文终终了,而且也不符合国内丧葬文化里的称呼。

心中的念头一闪而过,他没来得及多想。

旁边十几个人虎视的盯着他手里的开头,他得赶紧看才行。

李拓、于华等人看到的小说,正是林朝阳由日本电影改编而来的《入师》。

这部影片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算是少见的改编超越原着最具代表性的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一位怀揣音乐梦想的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因生活所迫回到老家,

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小林大悟很难找到工作。

然后他被一条惹眼的招聘广告吸引1,「年龄不限,高薪保证,实际劳动时间极短。诚聘旅程助理」,不料当他拿着广告兴冲冲跑到nk事务所应征时却得知,

要招聘的竟然是入师。

尽管心有抗拒,但受生活所迫,小林大悟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

初涉入工作他面对的种种冲击感到非常不适,但随着故事的推进,他在一次次的入经历中逐渐发生转变。

从最初的困惑、迷茫,到后来的理解、认同乃至热爱。

电影于2009年上映后获得了极高的观众口碑,并获得了日本学院奖最佳影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