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事在人为’四个字,楚恒激动的心情稍微冷静下来,这事目前还只是关新民个人的想法,是否能实现还八字没一撇,不过关新民有这个念头至少是好事,因为这若是他提出来,难免会让关新民觉得他权力欲望和野心太强,但关新民自个提出来,则是另一回事。
关新民这时又道,“小楚,这件事我目前除了跟组织部长张文修同志提出来外,暂时还没跟其他人通气,回头我会召开一个小范围的非正式会议,跟班子里的主要同志正式沟通这个事,你可以先私下把一些工作做在前头,比如说副书记叶真明同志,他的态度和意见十分关键,你不妨自己也提前敲敲边鼓……”
关新民缓缓同楚恒说着,楚恒是个聪明人,他相信楚恒能听明白他的暗示,在推动楚恒进入班子这件事上,他若是想争取叶真明的全力支持,势必又要和叶真明做一些利益上的交换和妥协,但除此之外,一些可能越线的事,他自己反而不是那么方便做,这时候楚恒自己出面更合适,此刻他给楚恒打这个电话,就是要给楚恒一些暗示。
楚恒听着关新民的话,眼里闪烁着精光,接下来还真的要考验他的本事了。
就在关新民和楚恒通话时,另一头,回到办公室的组织部长张文修仍在回味着刚刚和关新民的一番谈话,姑且不说关新民对乔梁担任林山市书记一事的态度突然产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关新民毫无征兆地突然提出要让楚恒进入班子亦是让张文修纳闷不已,这两件事看起来毫无关联,但隐隐约约却又存在着某种联系。
思虑许久,张文修揉了揉眉心,拿出手机给安哲打了过去,楚恒是关新民的心腹,而安哲则是乔梁在东林省的坚强靠山,既然此事牵扯到乔梁和楚恒,既然关新民刚才找了自己,那自己就有必要把这事和安哲沟通一下。
电话接通,张文修笑道,“安领导,没打扰您工作吧?”
安哲呵呵一笑,没有客气,直接道,“文修同志,有什么事你尽管说。”
张文修微微斟酌了一下措辞,道,“安领导,是这样的,刚刚关书记找我过去又谈了谈乔梁同志担任林山市书记的事,听关书记的意思,他原则上不再反对此事。”
安哲闻听一怔,关新民同意了?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不成?
安哲正暗自奇怪关新民的态度转变时,还没等他多想,就又听张文修道,“安领导,刚刚关书记同时又提了一件事,说是要一并研究让楚恒同志进入省班子的事。”
安哲闻目光一沉,关新民这是想干什么,以乔梁担任林山市书记一事换取楚恒进入省班子?
以安哲的敏锐,他几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一点,虽然不能肯定,但大概率是如此。
心里猜测着,安哲沉声问道,“文修同志,关于楚恒进班子一事,是关书记让你来跟我通气的吗?”
张文修忙道,“安领导,那倒不是,不瞒您说,我对关书记提出这事是始料未及,这不,刚刚关书记问我的意见时,我是有点懵的,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表态,我这会给安领导您打电话,一方面是就乔梁同志的事和您通个气,另一方面,也是想问问您对楚恒进班子这事是什么看法。”
听到不是关新民让张文修来的,安哲脸色稍缓,旋即冷声道,“若要问我的看法,那就只有三个字:不合适。”
安哲说着,又主动问道,“关书记要让楚恒进班子,他的理由又是什么?”
张文修咂了咂嘴,道,“关书记提出了省域副中心的概念,说是要将信川市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几个地市的发展,为了给予信川市更大的话语权和自主权,符合其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所以关书记提议让楚恒进班子。”
听完张文修的话,安哲忍不住挑了挑眉头,心想关新民倒是真会找理由,好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概念,对方为了提拔楚恒算是绞尽脑汁了。
知道了关新民的理由后,安哲正色道,“文修同志,我还是那句话,我认为楚恒同志进班子并不合适,至于这省域副中心的提法,并不新鲜,别的兄弟省份早就有人提出并且付诸实践了,实际效果并不怎么样,当然,别人搞不成功不见得咱们东林就搞不起来,结合咱们东林省自身的省情,这省域副中心不见得不能搞,但要选择哪个城市,产业如何定位……这些都要从全省发展的角度去综合考量,要着眼于全局战略,不能是某个领导拍拍脑袋就决定了。”
张文修道,“安领导,我刚才和关书记谈的时候,大概也是这么个意思,但关书记的态度很明确,省域副中心只能是信川市,这是毋庸置疑的。”
安哲冷笑了一下,“这么大的事,不是新民书记一个人说了就能算的。”
张文修无奈道,“这么大的事自然要上班子会议讨论,但关书记如果要全力推动此事的话,那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