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妈:“哎呀妈呀!姑娘,这你也敢吃?”皱着眉,撇着嘴,嫌弃的不行。
齐飞飞笑笑:“我就试试。”
她不想跟她们闲聊。
“我先回去了,还得收拾蘑菇做饭,你们慢慢唠。”说完大步走了。
大娘婶子们还没唠够,拉着刘大娘继续。
“你们在哪儿采的蘑菇?可真没少采!”
大家也都知道自己常去的好地方不是亲近的人是不会说的。但就是要问一问。
刘大娘:“走了好远,一大早我们就出去了。你们没去采蘑菇?”
王大妈:“小六媳妇儿她们去了,昨天刚下过雨,不少人上山,但都没你捡的多。”
老于太太:“可不是,这么些年,谁能捡过她,没法比,那腿快的,你走一个山头,她能跑三,没等你到,她都捡完了。”说完还咂咂嘴:“羡慕不来啊!”
刘大娘:“于婶子,你也太夸张了,我是喜欢上山,看的却不仔细,就走的快走的远。走的远也累呀,这一天上山下岭的,腿疼的很。”
老于太太:“这话你是说对了,她们没采这么多,也没遭你这么多罪,早早都回来了,估计就在附近转转。”
王大妈:“小六媳妇儿上山我就说,够吃一顿就行,不用采太多,想吃过几天再去,还是鲜蘑菇好吃。”
老于太太撇撇嘴,倒是没说啥。心想,一个小媳妇儿采的还没一个老太太多,没一会儿就回来了,羡慕别人采的多,还要给儿媳妇找补。
刘大娘:“那是,那是,我这就是稀罕蘑菇,不去上山,坐家里心就痒痒,劳累的命。”
一旁的王二媳妇儿抱着孩子,“大娘,你下次上山能带着我吗?我妈就爱吃蘑菇,可我不大认识。你能带带我吗?”她是山外嫁进来的,她妈说的是娘家妈。
刘大娘一口应下:“行。过几天你过来,明天我不能去,得歇歇这老胳膊老腿,过几天吧。就是你们有鸡鸭鹅狗,小孩子,你得提前安排好,我一大早就进山,走的远,回来的也晚。你们别耽搁正事。”
王二媳妇儿:“好,谢谢大娘了,到时候我去找你。”
刘大娘:“好,你们聊着,我回去干活了。”
说着刘大娘也走了。
老于太太:“淑贤(刘大娘)人最好了,她多暂有人想跟她去都愿意带着,我还能上山那会儿也跟她去过,那次也捡了好多,吃不了焯完水用盐腌了一大坛子。冬天没菜时候吃,来且也是一道菜。就是真累,她走走还得等我,我累够呛还撵不上她。去一次,再不跟她去了。耽误她的事儿。”
王二媳妇儿:“就搭个伴儿,能耽误她啥事儿?”
老于太太:“你这媳妇儿,她寡妇守着一个儿子,那么容易呢,她拼命的上山为了啥?她采那么多蘑菇是为了晒蘑菇干卖钱,好给儿子娶媳妇。我哪能那么没眼力见,老跟去,去个一次两次就行了。她一个人走的快,她手也快,一天能多采好些蘑菇。有时候她都拿两个筐和袋子去。”
王二媳妇儿心越发痒痒了。羡慕的不行,恨不得立马就去。
王大妈:“她那是没办法,别人谁像她一样,蘑菇看着是好,可山里又闷又热,蚊虫多,还有蛇,家里过得去的谁遭哪个罪。”撇撇嘴,“我可不让我家姑娘媳妇受那个罪,爱吃在附近少采点儿得了。能卖几个钱,再让蛇咬了,犯不上。”
老于太太:“确实,蛇可不是好打的,没得为了点蘑菇犯险。”
……
豆包
集体户
在家的知青一看齐飞飞大包小包的回来,都呼啦啦全跑出来了,看她一进院,旁边晃悠着一条蛇,吓的妈呀乱叫,掉头就往回跑。
齐飞飞赶紧说:“死的,死的,不用怕。”
大家站住了,但都远远的,谁也不过来。
李丹妮举着一只手掌,一只手拍胸口,:“你,你站那里别动,让我们缓缓。”
白沙也说:“你先把那个东西解下来,拿一边去,快,快。就把蘑菇拿屋里来就行了。”
其它女知青也附和。
“我一看见那个就起鸡皮疙瘩,浑身难受,你可再别往回拿了。”
“那东西多吓人啊,你咋啥都敢拿,你还是不是个女的呀?”
“心脏病都让你给吓出来了,你可真行。”
……
齐飞飞:还让不让我说话了!
“我是想给你们改善伙食的,不吃拉倒。”说完把蘑菇放地上,把蛇解下来,拎着往外走。“蘑菇你们拿回去吧。”
白沙赶紧喊:“你干啥去?”她们可不会煮蘑菇啊!
齐飞飞:“我把‘恐怖源头’处理了。一会儿回来。”
男知青没好意思大惊小怪说害怕,其实也不敢接触蛇。都远远的站着。但听说能吃,心里是有点儿活动的。都几个月没吃过一口肉了。要说让他们吃,又有些犹豫,心里那个坎不大好过。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