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叶等人一直紧绷着的神经,在进了石头城后才松弛了下来。
历时一年半。
他们,总算是全须全尾的回来了。
还超额完成了主子交予的重任!
见到疾步上前的守关百夫长,脸上晒得黑黝黝的芦叶和虎头,咧嘴露出了满口白牙。
回家,真好。
这种好,在离开喀什去八卦城的路上,观感更明显。
护卫队成员也被沿路的风景,惊得合不拢嘴:
“这条沥青驰道也铺得太快了吧?还有这驰道两旁的胡杨、柽柳和沙枣树,一年多时间都长成林了!”
安西的关军挺着胸脯,自豪不已:
“当然快,去年前后来了一百万壮劳力,他们是建城池和铺路的主要干将。
前后只用了四个月,就把整个安西数十个城池之间的路铺完了!
今年这个月月底,龟兹到委鲁母的驰道也通车了!你们从这儿回伊里八卦城,只需再走半个月!”
护卫队:“这这么长的驰道,黑油山的石油还够用么?”
随行的关军认真解释:
“你们走后不久,就有当地的牧民报告大将军,和阗的克孜勒苏河沿岸有一条渗出稠油的河沟。这条河沟里的油料堆了两丈高,安西铺路用的沥青都来自于此。”
“跟着那一百万壮劳力来的媳妇子们也很得用,驰道两旁的树都是她们种植的,她们还用了一年多时间,垦了十万亩麦地和五十万亩棉地。
而今啊,安西最大的产业就是棉布纺,千人大纺就有十二个!
洋人工匠们又发明出了,水力多锭联动的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现在织布的效率比之前提高了数十倍。
咱安西的棉布不仅热销全朝,还远销南越、北幽国等”
护卫队成员又是一通惊呼。
算上妇人,就有差不多两百万劳动力!
护卫队正细细体会着故土新收后,这一年半时间发生的变化。
一万三千多洋商,却觉得眼睛都不够看的。
稀奇。
看什么
都稀奇。
来自奥斯曼帝国的商人,眼神晶晶亮。
要是能学到这一手在沙漠中种树成林的本领,那还得了?
还有这种黑黝黝的沥青路面,是真的好走!
商人的嗅觉最是灵敏,他们从中嗅到了巨大的商机。
沿路,不止有绿荫驰道可观赏。
往来数次的威尼斯商人马尔科利,最有发言权。
绿洲与绿洲之间,每隔二百里路,驰道附近就有一处可供人休息补给的驿站,驿站隔壁是哨所。
每个驿站都建得很大。
砖瓦结构,四周砌了高高的防风墙。
前院种了各种应季的果树。
后院的草场都有好几十亩。
还在草场四周修了马厩和牲口栅栏。
夏秋两季有新鲜的牧草供给。
一万三千多人,和他们随行的车马都住得下。
当然了,荒漠中这般规模的驿站,收费自是不低的。
一个大通铺床位,一晚也要三百文。
天字号房,开口更是五十两一夜。
都这般天价了,还相当抢手。
当然,天价也有天价的道理,驿站有可以提供搓澡服务的大浴池。
一泡、一搓。
再用带着玫瑰馥郁芬芳的精油涂抹全身,按摩、吸收。
可不要太享受了!
让洋人们感到享受的,远不止这些。
天字号房内,是色系一致的纯棉四件套床上用品。
都是新的,觉得好用还可以花银子带走。
盥洗房内,各种细软的毛巾摆得整整齐齐。
泡沫很丰富,清洁性很强的牙膏他们喜欢,就连房内的香氛味儿都令人陶醉。
这样的住宿环境,还要什么自行车?
最重要的是,驿站隔壁是安西军的哨所。
每个哨所都有十几二十个带枪的关兵。
安全感爆棚!
而且,马尔科利惊喜的发现。
每个驿站里都配了厨艺高超的庖厨!
且,每个大厨擅长的菜系都不相同。
一连住了好几个驿站,菜单都没有重复的!
搞得他和这回陪着他来的家族长辈,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盼着下一站!
第531章 下一站——伊里
洋商们只顾着沉浸式享受着驿站的舒适去了。
却不知,刚踏入伊里八卦城,他们眼珠子和下巴集体不受控。
双双惊落了一地。
看着临街商铺随处可见的,大片、透明的玻璃窗,他们的脖子仿佛被人掐住了。
囫囵话,都说不了一句。
好半晌。
贩卖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