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晔怔住,半晌才道“陆明朝不是圣人。”
“天冬,以后就莫要再说这种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的话了。”
“孙家再不济,也不至于畏惧小小一个朝福食肆。”
孙志晔心中还有隐秘的期盼。
他想赢陆明朝。
他想让陆明朝匍匐在他脚边仰望他。
回不了头,他也不想回头。
“天冬,去准备银票吧。”
孙志晔不再言语,端坐在书桌前,铺纸磨墨准备回信。
他不打算听令杀人,自然需要用银票哄得永宁侯府的真千金消气。
远在上京城的陆明蕙,在看到经由门房之手递到后院的镀银簪子后,再难有一日安寝。
一连数日在常嬷嬷的课上走神出错被罚。
气的常嬷嬷直叹她朽木不可雕,当即折断戒尺回了镇国公府。
而后,她就被罚跪在祠堂静思己过。
陆明蕙蹲坐在蒲团上,细长的眉毛更显凶意。
陆春和!
陆豹!
这对父子真真是长本事了,竟敢威胁于她。
她是要嫁进镇国公府,嫁给翩翩公子顾淮做妻子的。
镇国公府本就瞧不上她,若是再知道她曾险些与陆春和父子在庄稼地里发生肌肤之亲,恐怕会直接取消婚约。
不。
绝不能!
她重来一次就是要替代陆明朝过高门贵妇锦绣日子的。
死人,才会保守秘密。
陆春和一家人,竟敢趁她年少无知,哄骗于她,都该死。
陆鑫傻了,陆春和一家再一死,就无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算算时间,孙志晔应该收到她的信了吧。
一条狗,就该有一条狗的自觉。
听到祠堂外传来的脚步声,陆明蕙忙端正姿势,跪的虔诚又笔直。
孙记出事】
第一百二十九章 孙记出事
自那日后,朝福粮肆声名大振。
时至巳时,粮肆外的街巷已然人头攒动,队伍绵长,生意异常兴隆。
趁此机会,昌河县的第二家朝福粮肆开张了。
依然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景象,呈现出一片红火兴旺的氛围。
陆明朝隔三岔五翻翻账本,倚窗而坐,晒晒太阳,也不忘继续教冯金玉读书识字。
与此同时,孙记的粮出事了!
一地痞流氓饿怕了,就在宋记对外招短工时伺机潜入了孙记的仓库,想在月黑风高时,悄然无声的揣一布兜粮食回家。
地痞在翻墙离开仓库时,布兜被凸起的棱角划破,米粮撒在了墙外的地上。
地痞怕惊到人,慌乱之下简单粗暴的用手把撒落的米粮拢在一处装进了布兜,匆忙离去。
翌日再来此,却发现撒米的墙角多了鸟雀鼠蚁的尸体。
地痞心中大骇,马不停蹄的归家翻出装米粮的布兜,布兜里的米粮有些发红。
地痞是有些狐朋狗友在的,一传十十传百,不过半天功夫,孙记仓库储粮变色有毒的消息就传遍了昌河的大街小巷。
好事的百姓自发结伴等在仓库外,既想看热闹,又想着万一能再蹭两碗糖水甜甜嘴呢。
孙志晔急的来回踱步。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孙记仓库从早到晚一天十二个时辰皆有家丁轮值巡逻,没有片刻空虚。
别说是流里流气的泼皮混混了,就是打家劫舍的江洋大盗也不可能在完全不惊动家丁的情况下来去自如。
说句不中听的话,但凡有这个本事,也就不至于是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地痞流氓了。
所以,地痞背后定有人。
“大公子,您得尽快拿个主意了。”
川柏的声音里不由得染上了惊惶失措。
孙志晔鬓边青筋暴起,手紧握成拳。
办法?
他能有什么办法?
仓库内,仍有一部分发红的米粒未被挑拣出来,草率地堆积在一起。与此同时,成百的百姓犹如嗅觉灵敏的苍蝇般纷纷聚集而来,密密麻麻地守候在仓库外,以至于他连一丝处理米粮的契机都难以寻觅到。
他可真是走了一步又一步的烂棋。
孙志晔黑了脸“事到如今,要么坦然承认孙记仓库里确实有一批受潮的米粮,要么就索性一把火烧了,来个死无对证。”
“若选择前者,必须得态度鲜明且坚定的表明,孙记从不打算对外销售受潮米粮,只是尚未来得及销毁。”
“大公子!”天冬步履匆忙,未及叩门便径自闯入,额间密布着细密的汗珠,神情凝重地急呼道“大公子,情况不妙!”
孙志晔的心又是狠狠一跳。
他不过是想听到个好消息,怎么那么难!
“又怎么了?”孙志晔停下脚步望向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