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章(1 / 2)

她闻所未闻。

系统好像还是第一次提到这个名词。

她点开已经拥有的食谱,发现每个食谱做法前面都有一行属性。

之前,她只顾着研究做法,完全忽视了这一行小字。

三明治的属性是能量。

饭团的属性是饱腹感。

苏式绿豆汤的属性是清凉。

杨枝甘露的属性是快乐。

看来不同的食物还能为顾客提供不同的功效。

难怪之前大家一喝到绿豆汤就说感觉很凉快,甚至觉得置身在空调房间中。

也许有一定夸张的成分,想来也是系统中的食物属性在发挥功效。

那她之后摆摊卖的商品一定不能属性相同的,要做不同属性的食物去卖才比较好。

给来她摊位的顾客提供不同的感受。

随后,她把这一段时间以来摆摊的收入算了个总账。

撇去摊位租金,还有新购入的一些器具,还有家里激增的水电煤和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

共盈利1819元。

当然还包括系统给她的奖励。

上千元的收入,跟其他一些日入一千元的摊位没法比。

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而且她现在每天都很充实。

跟之前上班比起来,精神压力更小一点。

不用为办公室人际关系苦恼,也不用每天上下班打卡,更不用每周开例会。

虽然现在有点辛苦,但她觉得更自由,也更有收获感。

姜佳瑶担心客人一直来买同样的东西会吃腻,她又增加了三明治和饭团的口味。

大家来买的时候,也可以有新鲜感。

她的摆摊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她又抽空去买了个保温桶。

她一、三、五晚上卖绿豆汤和杨枝甘露。

二、四、六晚上卖绿豆汤和红糖西米露周日晚上卖绿豆汤和水果茶。  她发现,夏天的销冠还是绿豆汤。

夏天才过去一半,绿豆汤的销量就冲破了500杯。

而且,乔栀在网上帮她做的宣传也确实有用,不少人之前买过她的绿豆汤,觉得好喝,周末又特地拖家带口跑过来买。

有梳着双马尾,小脸红扑扑,长得像个白糯米团子的小女孩对着姜佳瑶说:“姨姨,这个冰凉凉的,好喝。”

姜佳瑶觉得她心都化了。

起早贪黑都是值得的。

她也给自己的摊位上挂上了新定制的“佳肴小吃摊”的宣传布。

在网上,她的小摊也渐渐有了一定的口碑。

就连蒋琴也特地来跑过来谢谢她:“你不知道你这摊给公园带来了不少人流量,我最近这摊位都接二连三都租出去了。不过你放心,来租摊位的我都审核过了,卖食品的是附近一家零食公司来卖袋包装食品的,卖的都是些零食。绝对不会跟你抢生意的,这个你放一百个心。”

蒋琴来找她的时候,刚巧是下班时分,她立刻打了三碗杨枝甘露和红糖西米露给蒋琴:“琴姐,这段时间一直承蒙你照顾了,一点小心意。”

“这六碗哪里喝得掉。”

“你带回去和家里人一起分。”

“六碗太多了,”蒋琴拿出三碗,“我知道你过意不去,不跟你客气,那三碗回去。我女儿要爱吃,就再来找你买。”

姜佳瑶乐呵呵地送走了蒋琴。

生意蒸蒸日上,姜佳瑶当然开心。

她最近唯一感到困惑的是一位常客阿姨。

像姚珍、乔栀都是上班族,一般和姜佳瑶聊不了两句就赶着去上班。

周婉惠有时候上课前或者画画班放学后,可能找她聊得稍微久一些,吐槽一下最近上课发生的事情。

唯有这位吴阿姨,每次找她一聊就是一个小时。

第一次见到吴若盈的时候,她一头染过棕色的卷发夹杂着些许的白发,不经意地暴露出她的年岁,又是一身打太极的白色练功服,姜佳瑶难免印象有些深刻。

这位阿姨一周七天,每天都来买早饭,姜佳瑶自然是想不认识都难。

言谈间,她知道这位阿姨刚从单位退休,刚开始过着闲散生活。

家里丈夫和儿子每天都还按时上班,她一个人在家很是无聊,所以每天都跑到公园打打太极,和人接触接触,也不至于和社会脱节。

二人熟了之后,吴若盈知道她是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才出来摆摊,不由说钦佩她的勇气。

说她能用双手养活自己就很不了不起。

可聊了没多久,话题就变成了她的儿子,现在正在会计公司工作,事业稳定,前途也好,为人也是善良亲切。

就是相亲好几次都不成功。

就算姜佳瑶再木讷,也听懂了一丝弦外之音。

直到一个周六,姜佳瑶证实了她的猜想。

穿着一身黑白色千鸟格连衣裙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