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1章(1 / 2)

他们不敢想象后世孩子们人人都有文化,所能为国家效力的情景。

比如嬴政,秦朝要是也有同样的学校,他还发愁什么人才问题。

可惜秦朝并没有这样的学校,看着后世学校和学生们,嬴政十分眼馋。

【不过随着重视学习,现在的孩子们也有点“偏科”。

就很像武弱的宋朝,现在学校也是注重文化水平,而忽略了身体素质,没办法文武并重。

好在现在生活条件好,孩子们除了欠缺一点体育,身体一般发育都很好。】

“倒也不必特意提起大宋,朕绝不会重文轻武的!”本来赵匡胤的确有重文轻武打算的。

可是看到后世对宋朝的评价,就打消念头。

就是后世所在时空宋朝情况已经注定,他的大宋,不是被嘲讽,就是被嘲讽的路上。

“后世孩子们,身体发育的未免太好了吧。”

随着出来的年纪越来越高,有的班级人身高开始出现很大差异。

最先出来的孩子们个头都很矮,年龄一看就差不多,诸朝古人们通过前面规律,已经知道走在一起的是一个班级。

可是同一个班级,有的人身体超出一半,都快赶上大人。体型。

“确定他们是同年级?”

“应该是,后世是看学生年纪分班的,不像咱们是按学习进度。”

这点规律不难发现,疑惑的人也不是真疑惑,而是震惊。

“咦,不是说后世有九年义务教育,怎么没看到十几岁的孩子?”

随着时间过去,放学队伍进入尾声,有人敏锐察觉到不对劲。

“不出意外,他们九年义务教育,上的并不是同一所学校。”有人很快想到。

但他们并不知道后世学校是怎么划分的,以至于连问都没法问。

【目前咱们规定是小学上六年,初中三年。

更高的高中三年,大学四年……

记得小时候上学年限有过改动,现在基本已经固定。】

“六年、三年、三年、四年,等大学上完,后世孩子们已经过二十岁了,更别说后面居然还有更高学历,后世孩子们是半辈子都在上学吗?”

“那他们嫁娶该怎么办?”古人们震惊疑惑,没想到后世学业会那么长时间,这可不是一两个,而是所有孩子。

“也可能上学期间,也能婚嫁,成婚不影响学习。”也有人觉得不是事。

“学习时要是能嫁娶,女方可能会放弃学业,专门照顾男人,就算她不想,身边人也会劝说她们。”

“就算不放弃学业,要是怀有身孕,也没办法进行下去。”

诸朝女子们眸光晦涩,并不喜欢上学婚嫁这种话题,但她们却躲不过。

【如果说初中有条分界线,那么高中,就是另一道分水岭。

比如咱们的高考,可以看作古代的科举,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关于这点,大家觉得是后世高考难度大,还是古代科举难度大呢?】

姜叶借机和观众们互动。

“后世高考就是咱们的科举,可高中上面,不是还有大学吗?”

“虽然不是很懂,但知道后世高考的意义,堪比咱们的科举难度就行了。”

“我们承认后世的读书水平,但后世高考,还真没有我们科举难。”

“科举不仅难在水平,还难在年龄,你们高考年纪都不到二十岁,就算考过也难委以重任!”

“没错,后世同龄一块学习,有利有弊。”

“就是,不像咱们年龄差距大,阅历丰富。”

“什么阅历丰富,说白了不就是老。”

古代能参加科举的群体人数,可不像后世学生高考年龄整齐。

“你们快看,后世高考人数的数量,这还只是其中一所高中,全国总高考人数,直接过千万。”

这是什么概念,这些人数在古代已经可以建立国家。

而这,仅仅只是高考人数,是后世庞大人口基数的一小撮分支。4

“他们是每年都高考吗?”有人为后世庞大的高考人数所震惊。

“当然是每年都高考,不然下。面学生学成,他们高考人数会更多。”

“说,说的也是,后世人数那么多,参加高考的人数多,也说的过去。”

如果说底层人看到的是数量,那么诸朝有识之士们,看到的就是质量。

面对如此数字,就是嬴政都失态,“每年超过千万的人才,朕也想要!”

其他帝王/执政者:谁不想呢!!

“这种学习方式,后世聪明的孩子,根本不存在漏网之鱼吧。”

他们感觉后世的学校就像一层层筛选的渔网,每层筛选,都能看到鱼儿们的学习天赋。

后世高考就是跃龙门,跃过去会更加耀眼,跃不过去,也不至于像鱼儿们拼的粉身碎骨。

“本以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