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7章(1 / 2)

“还是别让宁梅来了,我怕见了她短寿。至于乱局也好解,只要出征就行了。陛下对满朝文武亲口说过,君无戏言,哪能言而无信。”

宁斐知道她提起宁梅就没好话,所以把她第一句自动过滤了,只对第二句皱眉,“当日那情形你也看到了,朕是权宜之计,战端哪能轻启?再说这少兵无将的,如何与燕国抗衡?”

他们从朝堂到乡野,嗜好风雅几十年,武备松弛,也没什么像样的良将,所以对宁斐来说,能守住半壁河山就不错了,根本不抱其它妄想。

宁濛,“我给陛下出个主意,若陛下信得过我,我愿披挂出征,领兵与燕贼一战,您意下如何?”

“你去?!不行不行,战场何等凶险,你怎能犯险?”

“不然陛下要如何了局?难道要至先皇遗命与不顾?那又如何对天下臣民交代?”

第144章 被诬陷的长公主(5)

“可你毕竟是女子,哪有让你出征的道理?”

宁斐犹豫地说,他觉得这主意似乎没那么坏。

宁濛趁热打铁,“百姓正值危难之际,我身受百姓供养,理应尽我一份力,岂能因我是女子就置身事外?再说我带兵出征,也就帮陛下履行先皇遗命和对百官的承诺了。”

“你说得倒也有理。”

宁斐脑子飞快地转着,他不觉得宁濛能有什么作为,但别人看到他连公主都派上去了,总不会责怪他偏安一隅了吧?

至于宁濛,从前太平无事时就爱伸手动腿的,三天两头去打猎,没个女孩子的样,让她去军营混几日也好,等她吃到苦头就不会念着出征了。

宁濛若真出了事,那更好不过了,他就大大追封宁濛一番,保证让宁濛走得风风光光的,然后就没人碍手碍脚,他可以想办法提升宁梅的地位了。

宁濛又是个女人,给她军权也不怕,难道她还能造反不成?

想到这里,他叹了口气,“也难为你了,那你就辛苦辛苦吧,记住,万事小心为上,若不能取胜便回来,反正你是个女子,没人会怪你的。”

他在朝堂上公布这个消息,自是百官哗然,继而反对,都说哪有让公主带兵出征的道理。

他跟百官解释了几句也烦了,“朕不派兵出征你们百般催促,如今派兵了你们又不满意。那好,只要你们中有谁保证能带兵取胜,立下军令状,朕现在就封他大将军,派他出征,如何?”

鸦雀无声。

要是有这种把握,就不会被打这么惨了。

宁斐冷哼一声,“那就这样,派镇国公主出征!”

他自以为威严,把百官怼的没话讲。

其实在百官眼里,他才成了笑话。

人家公主都能主动请命,带领出征,你就不能出息出息,御驾亲征一个?

合着还不如人家宁濛!

若天下太平,皇帝窝囊点也没什么,起码不够强硬,不会硬闹幺蛾子,但社稷不稳时,偏偏龙椅上坐着这么一位,让人想想就心寒。

宁斐不想再被出兵这事烦着了,用最快的速度收拾出三万兵马交给宁濛,打发她走了。

他打算过个一年半载,宁濛徒劳无功,到时再打下去,国库都撑不住了,撤军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果然,宁濛去后,驻扎在江边,两个月了,愣是没动一兵一卒。

对岸也知道是宁濛带兵,见她不敢出兵,天天笑骂,让她只管出来不用害怕,哥哥们疼她!

宁斐得意,怎么样,朕就说不成吧,让你们非要打,真是书生误国!

这么看来都不用一年半载就能撤军了。

与此同时,他开始对朝中“议和派”频频抛媚眼,你们赶快上书言和啊,不用怕挨骂,有朕护着你们呢!

做官做到这个位置,各个都是人精,很快领会了他的意思,在朝中大吵大嚷着要议和,说到动情处甚至声泪俱下。

他们说北方国土已失,实在没有办法,就暂时苦一苦那里的百姓吧,百姓们定能理解陛下的苦衷。

当务之急是把南方治理好,不能让这里的百姓也惨遭战火啊,哇哇哇哇……

哭得他们自己都要信了。

“主战派”若是反对,他们就质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银子淌水似的花出去,镇国长公主却连出战都不敢,再打下去国库空虚,难道咱们要带着百姓一起喝西北风吗?

“主战派”无言以对,“议和派”渐占上风。

宁斐越发得意,觉得朝堂尽在他掌握,翻云覆雨只在他股掌之间,当皇帝也没那么难。

不过他很快就乐过了头,“议和派”大概错会了他的意思,竟然越走越远,不满足于议和,甚至还要和亲。

他们历陈了和亲的诸多好处,说这样以后大燕皇帝身上也有中原血脉,再慢慢教化,大燕就融入中原了。

就算不说那么远的,只说眼下,若能跟大燕皇室成了亲戚,凡事也好说话了,说不定还能劝他们还几座城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