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5节(2 / 4)

则是在睡梦中悄无声息地过世,在常规的认知中,她这属于喜丧,所以去世之后,葬礼办得很隆重。

而这位喜丧死者,名叫邱家凤,正是现在集体吊亡案一家,辈分最大的大家长,去世时,已经有九十五岁的高龄。

这种时间上的重合非常明显,几乎不可能是巧合。

所以秦以川又拜托查资料的警员帮忙跑一趟,看看邱家凤的坟墓是否有什么变化。查资料的警员是个一板一眼的严肃脾气,等挂断电话之后,就真的立刻申请外出,去替他跑腿。秦以川给警员留了自己的微信,等过了一个半小时后,手机果然提示,有人申请加他为好友,验证消息那块写了一行字:马家的坟地被水淹了。

秦以川通过他的好友申请,等了半分钟,对方发过来几张照片,前几天南枝镇下了一场大雨,引发小型的山洪,水把山上的很多地方都冲毁了,其中就包括一些在半山腰开垦的田地,以及马家的祖坟。

马家一家老小死得只剩下一条狗,祖坟被冲垮也没有人修。警员拍照的时候,有两个上年纪的大爷正在帮忙把露出来的棺材埋回去,倒也仅仅只是埋回去而已,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再精心填起坟包。

反正马家已经绝后了,往后连上坟的人都没有,这坟还在不在,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

不过秦以川将照片的边角放大后,看到了距离坟前不远的柏树旁边,站着一条狗,耷拉着尾巴,看向露出一角的棺材。

秦以川让警员拍一下那条狗,看是不是邱家上吊的时候,幸存下的那个。警员隔了五分钟回消息,说狗已经跑了,他在附近都找过了,也没有看见它钻到哪里了。但马家那只狗已经被送去宠物医院了,宠物医院离南枝镇很远,这只狗不可能自己回来。村子里的狗都是田园犬,长得都差不多,肯定不会是马家那条。

秦以川只好暂且放弃,和人家道了谢,又把卷宗从头到尾扫了一遍,没有找到什么新消息,抓起车钥匙。

秦以川:“走,咱们去南枝镇。”

南枝镇比他们预想中还要荒凉一点。

这个荒凉不是指普通意义上的荒凉,比如放眼望去全是断壁颓垣。而是一种感觉上的荒凉,走在村里,虽然也有房屋村落,鸡犬相闻,可就没由来地显得特别寂静,村里人的状态,说不好听点,都是死气沉沉的,没有悲欢喜乐,只是每天活着,仅此而已。

镇上的路四通八达,到处都是小土路,连柏油沥青都没有。秦以川的车开不进去,只能远远停在村口,然后走路过去。

出事的邱家在比较靠近村子中心的位置,有六间房,是个类似于四合院的形式,三间朝南,两间朝东,还剩下一间是个小南房,可能是存放物品的储存室。院子很大,得有三百多平,因为他们家里既没有养牛羊牲畜,又没有种菜的田垄,就更显得大了几分。房子有点年头了,房顶是老式的黑瓦,四墙是石头裹着黄泥砌成,显得很古旧,整个村里只有一根电线从外面接过来。不过他们这建筑也不算特殊,因为全村都是一样的。

这个村子,就是穷,都得穷得整整齐齐。

房门是木头的,不知道是因为实在上了年头,还是本身就做了什么特殊的工艺,反正门都是黑的,看不出来原本的木头的颜色。

房门都在中间,进去之后就是厨房,左右两侧的房间才是用来住的。这个布局是很多农村地区通用的。

这些房子矮,厨房的窗户小,刚打开门,门里黑乎乎的一片,得短暂适应两秒钟,才能看清楚屋里的状态。

进门是两口灶台,左边一个水缸,右边是木头打的橱柜,柜门已经变形了,里面放着些粗瓷碗。橱柜下方是个同样用木头打的狗窝,狗窝前还放着两个碗,一碗饭,一碗水。水还剩下一丁点,但饭碗里干净得像刷过一样。

这其实算比较异常的情况,一般农村地区养狗,都会将狗窝放在院子里,除非这狗岁数大了,或者生病,又或者怀孕生小狗,仁慈一点的主人才会让它住进屋里。

秦以川撩开东屋的门帘,一股尘土味道扑面而来。

屋子里的床铺被褥都完好无损,各种家具也都保持着正常的样子,虽然人已经死了将近一个月,但屋子里其实还算是干净,唯一的不同就是尘土味道太浓,如果只闻味道,这简直和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差不多。

秦以川:“这味道,最近有死魂活动过的痕迹,而且数量还不少。”

奇怪的日记

死魂和鬼差不多,都是人死之后灵魂变化的产物,只是死魂比鬼要低一个等级,比鬼更弱不禁风,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及时投胎,死魂就会像过季的蘑菇,逐渐风化消失,这个时间期限大概只有7天到半个月,命格硬一些的,也只能勉强维持一个月左右。

荀言:“守株待兔?”

秦以川:“距离天黑还有四个多小时,翻一下,看看这屋子里有没有什么东西,这些死魂不会无缘无故反复在这里徘徊,如果不是房子本身就有什么说法,就是藏着些什么,值得他们惦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