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42节(1 / 3)

【这三样粮食作物则不同,是需要后代皇帝,继承并继续改进的,而不是纯白拿。】

【这是鹤仙遗产中的,为天下计。】

【而另一份鹤仙的遗产,则是鹤仙晚年在道宫修仙期间,所撰写的修仙手札,这本修仙手札,还有另一个名字——《帝书》。】

第41章 学的太宗!(二更

《帝书》?!

还是给后继之君的遗产!

朝臣们恨不得自己当场眼瞎耳聋,老天爷,他们没理解错吧?这是弘德帝教导儿孙怎么当皇帝的吧?这是能公开说的吗?

以他们对天幕的了解,既然要讲《帝书》,那里面的内容,多多少少都会涉及到,要命了啊!

没有哪一刻,他们无比希望,这阿婆主,能再懒一点,浑水摸鱼一点,这次的视频,咱就不那么认真做了好不?

很显然,他们失望了。

天幕放出了修仙手札,或者说,是帝书的开端。

[老子曾言: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吾深以为然。1

自古求仙者万万,得道者寥寥,盖因其念重矣。凡心尚不能控,何以成仙而长生耶?

悲夫,吾亦凡人也,圣人,仙人之心境,路漫漫而不达,虽有心求索,而仙途尤远。

吾尝观夫先人,得道者,无一为帝者,为帝者,虽求仙访道,终不得道,此岂令我舍王冕乎?

非矣,吾虽求道,然责为天下,不可弃也,前人之路不通,吾未尝不可辟也。

帝者,为君,为王,为天子也。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天地之性,人为贵,而王是人之主业,吾已占其三,唯道不可破。

是矣,为王之道,在代行天道,持天地之自然,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合全天道矣。

何为天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不足者,无外乎百姓也。]2

“这么大一堆,说得什么意思啊?”

“我不道啊,我又不是读书人。”

“不是说弘德帝都写白话的吗?怎么还是弯弯绕绕的?”

看不懂的一头雾水,而看懂了的,一个个额头冒汗。

朝臣们偷偷觑了眼太子,您老噼里啪啦写了一通要文不文,要白不白的,就为了最后一句吧?

【什么意思呢?总结起来就是,身为一个皇帝,想要得道成仙,飞升成功,就要像天道一样,损有余而补不足,不足的,自然是百姓,有余的是谁呢?诶,我不用多说,大家懂的都懂。】

这下百姓听懂了,百姓高兴了,但是钦明殿君臣就不太高兴了,臣子是不安,元泰帝嘛……

他是通过前几期的视频,加之儿子的性格,他太明白了,这个有余——算不算皇家,算不算,皇帝本人呢?

毕竟,已经有过宁王撕开皇权口子的先例了不是吗?

虽然弘德帝一生干得很好,甚至好到离谱,可是再度看到小九的心思,元泰帝依旧觉得心里沉沉的。

【然后有意思的来了,这是鹤仙修仙手札开篇的第一页,后面又花了很多的篇幅,来描述百姓的生活状况,要怎样提高百姓的生活条件,让生产者得到更多应得的,当然,这一步步,无疑是在割上层的血肉,甚至要损伤到皇帝自己的私人利益。】

完啦!天幕竟然直接说出来了!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只说了皇帝的私人利益,而没有说皇权……

【以及说是手札,那是因为这修仙手札,是真的是初稿,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感觉,看,好多涂抹的痕迹,有时候甚至一页全是墨水,可以说除了第一页,后面都是从一片混乱中找到内容。】

那些应该是写出来,发现不适合给后人看的内容,有些东西,不教全,只会起反效果,而教全了……赌一个皇帝革自己的命?

睫毛如盖,掩住了姜衡的思绪。

其他人,只会觉得他晚年状态不好,想也不会联想太深。

【所以有些皇帝很难完整看完这一本手札,尤其是努力看了半天,结果还要损害自己的利益,就搁置了。

却不知,在后面,虽然仍旧潦草,但可谓是手把手教导一个皇帝,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力。】

“糊涂啊!”

在家的宗室纷纷恨铁不成钢,虽然有些猜测弘德帝要损宗室补百姓,但前面视频也说了,海贸收益,他们也是占了大头的,到底是亲戚呢。

所以此刻,他们无不痛惜,恨不得自己看这本修仙手札,“你都是皇帝了,能损害你多大利益,你不还是皇帝吗?!你倒是看看弘德帝治下的江山啊!蠢货!”

弘德帝是为百姓付出了,可你倒是看看他得到了什么啊!

金山放眼前都嫌累不去拿,真是……无可救药!

[不是当了皇帝,才有了权力,能号令天下,而是天下人都信服你,你才能真正当好一个皇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