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现在也不是办不起这些礼仪场面,只不过每当国库银子快见底的时候,这些官员总是要白舌一番的。宣凤岐今日在朝堂上将此事一提确实有不少文臣提起国库多年欠收还有国库空虚的事,但就在这种最让宣凤岐尴尬的事上,温郁却没有开口。
自然了, 他们礼部直接找户部拿钱办事就对了, 礼部的人也没提这档子事。今日敢反驳宣凤岐的也全是户部的人。
或许是宣凤岐最近变了太多的缘故吧,他这两个月来几次三番赏赐那些在朝堂上敢直言不讳的言官, 而那些言官的谏言确实让他面子下不来。但只要那人说的是真话,说的话对大周有用,宣凤岐便会考虑赏赐他或者提拔一下他。
如此一来, 这朝堂便不是宣凤岐的一言堂了。以前只有温郁这个人胆大妄为敢让宣凤岐失了面子,现在他反倒不怎么说话了,当然宣凤岐自从贬了他后,他也不敢再得罪宣凤岐了。尽管宣凤岐现在已经不再对那些忤逆他的官员耿耿于怀了,可温郁还是像怕了他似的不敢再言语冒犯了。
宣凤岐见户部那些老头子都在说国库银钱的事情,于是他的目光就望向了站在后面的温郁:温侍郎,对于秋猎布置的事情你是怎么看的?
温郁刚才的目光一直看向大殿旁边的柱子旁好像是在走神。当他听到宣凤岐的声音后,他才回过神来:啊微臣以为秋猎向来受我大周帝王重视,既然这秋猎是三年一度,今年又是陛下亲自主持秋猎,那便是隆重一些也无妨。我大周每年对这几项礼仪上所支出的银钱都是固定的,所以微臣并不认为在秋猎上多花银子便会国库空虚。
温郁一向都是习惯跟宣凤岐对着干的,当户部的人听到温郁这番话后脸色都变青了。他们从来都没有想到一向爱反驳宣凤岐的温郁这次竟然认同宣凤岐的观点。
宣凤岐听到后点了点头,他示意内侍监喊退朝,随后他伸出手来牵着谢云程从龙椅上走了下去。
谢云程全程都在听那些老臣针对国库吵来吵去,他也明白自他登基以来大周国库就欠收了,今年他为了恢复百姓生息又颁发了减免赋税三年的旨意,所以国库里的钱不够花也是正常的。
要是现在能有人送上一大笔银子就好了。
就当谢云程这样想的时候,宣凤岐忽然停了下来,他对身旁的王福贵说道:等到温侍郎快要出宫的时候,你再命人把他请回来,记住要悄悄的。
王福贵听到宣凤岐这话连忙道:是,奴婢这就去办。
谢云程听到宣凤岐这番话后紧锁起眉头来:他又要拉那个温郁一起私语?
谢云程知道宣凤岐的本事,他能把温郁这种政敌变得顺服也是一种神通。他心里清楚,宣凤岐应该不会跟温郁有什么事,但是他一想到宣凤岐每次都跟温郁在一起密谈那么久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纵使他们两个之间没什么事,谢云程也不得不多想。
宣凤岐拉着谢云程走在皇宫的朱殿走廊时,曦光照耀在他们两个的身上。就在这时,宣凤岐忽然发现谢云程长高了很多,好像比两个月前更高了
对了,这孩子正值青春期,连嗓音都开始变了,就算长得再快也是正常的。宣凤岐牵着谢云程的手的时候,谢云程抬头看向他:皇叔为什么要等到温大人出宫门的时候才把他叫回来议事,若皇叔真的有什么要紧事方才在朝中对他说不就好了?
宣凤岐听到他这样问后笑了一下:其实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但这事也不能让别人知道,所以我才会悄悄让人带他过来。
谢云程听到这话后眉头皱得越法紧了: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情,那么他们两个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到底在说什么做什么呀?
原本宣凤岐召见温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他刚才说的那番话却让谢云程浮想联翩。他今日原是要跟耿太傅一起去马场里练马的,可是他现在的心思翻来覆去,根本就没有跑马的心情了。
宣凤岐稍稍低头瞥见见他满怀心事的样子,于是便温声问道:听闻陛下这一个月来每日都在马场跟耿太傅练习骑射,甚是辛苦,不知陛下今日还去吗?
谢云程听到他的声音后回过神来:啊当,当然去啊!今年是我第一次秋猎,所以我一定要在秋猎中夺得一个好彩头给皇叔看看!
宣凤岐看到他有这份心后笑着伸出手来摸了摸他的头:好。
话音刚落,谢云程有些慌张地收回了自己的手:皇叔耿太傅还在马场等着我,那我先更衣过去了。
宣凤岐还未将那个嗯字说出口,谢云程便匆匆转头跑了。他知道谢云程很努力,谢云程这个年纪应该是最贪玩的时候,但他每日除了练习骑射外,剩余的时间还要在文德殿度过。
果然,要成为贤明的君主都要先成为一个卷王。
温郁从丹陛的白玉石阶上走下来的时候忽然听到后面传来了一阵洪亮的叫声:温大人,温大人请留步!
温郁听到这阵声音之后停住了脚步,他被贬官后除了跟安国公世子有来往外,其他人都是闭门不见的。但他在朝为官,跟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