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坐马车出宫,一路畅通无阻回到靖北王府。
迈步进府,谢景御问周管事,“父王可回府了?”
“王爷在书房。”
谢景御就对沈挽道,“你等我会儿,我去见父王。”
书房内,王爷刚换了身锦袍,从屏风后出来,见谢景御进来,王爷眉头就是一皱。
谢景御走过来,问道,“母妃是东梁人?”
王爷脑瓜子嗡嗡的。
满朝文武加起来也没自己儿子一个难缠。
别人家是嫌儿子不够聪明,他是嫌儿子太聪明。
王爷道,“你母妃姓姜,出身嵊州姜家。”
谢景御道,“在姜家之前呢?”
王爷道,“你母妃嫁给父王之前的事,父王怎么会知道?”
装!
父王要不知道,他拦着母妃不让出门做什么?
谢景御道,“看来母妃确实是东梁人没错了。”
王爷,“……”
从来没有这么想打儿子过。
就非得问个清楚明白吗?
他一个将军王的王妃是东梁人,这事要传开,皇上再信任他,怕是也有所忌惮了。
王爷忍的太阳穴抽疼,谢景御道,“父王不告诉我,我也有办法确定!”
这一点,王爷相信。
自己儿子就是这么有本事,现在还把本事都用在了他这个父王身上。
王爷道,“父王也不知道你母妃到底是不是东梁人,不过是娶你母妃之后,去东梁办事,看到了张贴的告示,上面女子的容貌像极了你母妃。”
“嵊州距离边关不过百里,再加上你母妃又失忆了,父王不愿生事端,才给你母妃下了一些不损害身体的软筋散。”
谢景御道,“父王这话里有几分是真的?”
王爷道,“你已经娶妻,眼看着就要做父亲了,你要父王打你吗?”
这是不许再多问一个字。
谢景御道,“看来我娶挽儿,是给靖北王府娶了道护身符了。”
王爷道,“你不查,你母妃的身世永远不会有人知道。”
谢景御无话可说。
母妃是姜家义女,替嫁父王,闹出和离,又被扛回府的事,没人会对母妃的来历起疑。
只是王爷说的,谢景御也不信。
要真是只是从告示上看到,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世上之人,有一两个容貌像的,也很正常,何况已经过去这么多年,父王却这么担心怕被东梁人认出来,担心到不容一点闪失。
母妃的身份绝不简单。
但问不出来就是问不出来,谢景御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往下查了。
从书房出来,谢景御就看到沈挽站在树下等他,他走过去,她便将手伸了出来。
习惯了被牵手,要哪天不牵,沈挽都会不自在了。
两人去了琉璃院,王妃靠在大迎枕上,见他们进来,王妃道,“从宫里赴宴回来,怎么不回去歇着?”
谢景御道,“母妃不能进宫赴宴,挽儿觉得宫宴上的糕点味道不错,特地要了些带回来给母妃尝尝。”
王妃心底感动极了,对沈挽道,“难为你时时想着母妃。”
第409章 看重
沈挽的一番孝心,王妃不会辜负,当即让赵妈妈将食盒打开,拿起一块尝起来,笑道,“不错,比府里的糕点更合母妃胃口。”
沈挽道,“母妃喜欢,回头可以让御膳房多送些来。”
谢景御请圣旨都那么容易,让御膳房帮着做些糕点送来,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见王妃把各种糕点都尝了一遍,谢景御心底很不是滋味儿。
母妃到底是什么原因,流落到宁朝,被姜家替嫁给中毒失明的父王,即便过去二十年,父王也不敢让母妃被东梁人看见,就连母妃的喜好都压抑,只有在母妃生病,食欲不振的情况下,才带些东梁糕点回来给母妃尝。
想到琉璃院小厨房有几道他不喜欢吃,父王嘴上喜欢,但只伸一筷子,母妃却是格外喜欢的菜肴,现在想来,极可能是东梁菜。
走的时候,谢景御找赵妈妈问了下,赵妈妈虽然奇怪世子爷为何这么问,但知无不言,“那些菜啊,是王妃怀世子爷的时候,害喜严重,吃不下饭,王爷特地寻回来不少菜谱,让小厨房挨样的给王妃做,其中有几道王妃特别喜欢,这些年几乎每天都做,王妃也有些吃腻了。”
不用问了,肯定是父王把东梁菜混在宁朝菜谱里,送进了琉璃院。
大部分人都没尝过东梁菜,就算吃到,也不知道,琉璃院更是不留外人用饭,便是他都蒙在鼓里。
只是王爷越谨慎,谢景御就越不安。
沈挽和谢景御走后,赵妈妈回屋,王妃看着小几上的糕点走神,赵妈妈走进去,笑道,“王爷宠爱王妃,世子爷对王妃也格外孝顺。”
王妃笑道,“御儿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