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陪他说了会儿话,才知道今天是他生辰。
谢景御一时不忍,就把随身佩戴的,老王爷送给他的匕首给了温大少爷,“这是祖父送给我的,给你作生辰礼物吧。”
那把匕首,老王爷给谢景御的生辰礼物,因为谢景御才六岁,怕他伤到自己,所以匕首没有开锋,也就看着好看,没什么大用。
谢景御偷偷拿磨刀石磨了半天,手都磨起泡了,也就磨开了一点儿。
如今过去十几年,这把匕首依然还是他当年送出去的样子。
谢景御陪温大少爷待了半个时辰,走的时候,怕他被小厮欺负死,给他支招,“这样的饭菜,不吃会饿死,吃了迟早会病死。”
“要温府还这么对你,你想办法逃吧,逃出去,还有一线生机。”
谢景御觉得自己离开靖北王府,完全能活下去,所以他相信温大少爷也可以。
“你要没把握,不要跑太远,在外面过几天,你要活不下去,你就再回来,再想办法。”
他把身上,温老夫人塞给他的几颗金花生给了温大少爷,“你好好保重。”
他见完温大少爷,不到半个月,就传出温大少爷病死的消息。
谢景御还真以为温大少爷是病死了,毕竟馊饭菜吃了不生病才怪了,直到他把谢景泽赶出府,温侧妃说实话,他才知道二弟是把他的话听进去了。
真正的谢三少爷,被换进庆王府,最后病死。
真正的谢景泽要没有逃走,十有八九也是这下场,所以他说谢景御救了他一命,倒也没有说错。
谢景御犹豫要不要告诉王爷,是因为宋国公和成王还在虎视眈眈,为了要他的命,没少兴风作浪,谢景泽能把温二老爷在任上的证据收集的那么齐全,不容小觑。
一旦回府,万一被温侧妃和宋国公等人利用,那他是自找麻烦。
可要不告诉,心底又过意不去,能在回京途中,对云三少爷施以援手,可见没有长歪。
自己灭了自己外祖满门,虽然温府罪有应得,但他回来没法面对自己的亲娘,除非王爷去接他,不然他这辈子应该是不会回来了。
见谢景御拿不定主意,沈挽道,“还是告诉父王吧,就当是还了他查案和救我三表哥的人情,以后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他要甘愿被宋国公和成王利用,我们也不用对他心慈手软。”
第449章 非礼
沈挽遇到难以抉择,不能以权衡利弊做考量的事,只求一个无愧于心。
谢景御犹豫不决,沈挽觉得告诉父王更好,那便告诉父王啊。
王爷从军营回来,刚准备沐浴换身干净衣服,谢景御就来了。
谢景御弹劾王爷,王爷让皇上赐了沈挽一只鞭子,父子交锋,这两日谢景御没找王爷,王爷也没找谢景御。
突然谢景御来,王爷眉头下意识拢紧,“找父王有事?”
谢景御也不绕弯子,直接道,“真的二弟回京了。”
王爷怔住,“他还活着?”
谢景御道,“我不知道他落脚之地,父王派人去找吧,需得尽快,一旦离京,他可能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王爷觉得这话不对劲,“为何离京,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谢景御将那把匕首扔给王爷,“扳倒温家的证据,是他查的。”
“他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世,知道温府是他外祖家了。”
前脚目睹温府那些薄待他的人,人头落地,转眼又知道当年温府苛待他的真相,不是没法接受,不至于一顿饭才吃了一半就走了。
温府罪有应得,死不足惜,但把温府送上断头台的不该是他这个亲外孙。
六岁逃离温家,尚且能活下来,如今更能照顾好自己了。
王爷没想到谢景御交给皇上的证据,竟然是他另外一个儿子找到的。
把温府送上刑台,王爷都不敢想象那六年,温府是怎么对待他了,但凡有一丝的温暖,也不至于做到如此地步。
王爷道,“你能念手足之情,父王很欣慰。”
谢景御道,“二弟眼下没有被温侧妃和温府养歪,我不会针对他,但他认祖归宗,要胆敢做伤害母妃和挽儿之事,父王就别怪我不念手足之情了。”
说完,谢景御转身就走了。
陈平将二少爷的画像交给王爷。
有画像,找人更容易一些。
但即便有画像,王爷派人找遍京都,也没有找到人。
温侧妃出府送温府众人行刑,等把温老夫人他们下葬后,方才回靖北王府。
回来后,就病倒了,高烧了两天,请了好几位大夫,才慢慢消停。
……
这日,天气难得的晴朗,阳光温暖的叫人觉得久违。
闲来无事,沈挽在凉亭喂鱼。
正饶有兴致的看锦鲤争食,那边春儿过来道,“世子妃,卫国公府四姑娘和右相府大姑娘来了。”
“快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