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去年就给你写信让你过来,你非不信,现在才来,要是你早点来,说不定早就发财了。”
“我跟你说,小安乡现在遍地都是商机,我跟你妹夫在这边做小生意才两年,你猜我们赚了多少钱?”
“多少钱?”
“这个数。”女人伸出一根手指。
“一千?”男孩父亲问,
“加一个零。”女人说道:“现在我和你妹夫的生意遇到了一点瓶颈,可信的人手不够,大哥你现在来了就好了,只要你和我们一起干,保证一年赚个两三千块钱不成问题。”女人朝男孩父亲承诺说。
“而且小安镇这边教育水平非常高,我家佳佳就是在小安镇第三小学读书,成绩非常好。可以让小文也去,算是和佳佳有个伴。
在这边读书,就算以后进不了小安乡中学,但是小安镇的普通中学是可以进的。”
顿了一下,女人继续说道:“我听说小安镇目前准备为我们这些外来人员的孩子开办一所普通高中,虽然教学水平肯定比不上李老师在的小安乡中学,但肯定比一般的学校好很多……”
“为什么进不了小安乡中学?”听到妹妹说进不了小安乡中学,男孩父亲好奇问道。
“哥,你以为小安乡中学是那么好进的啊,小安乡中学只招收本地学生和省内筛选的贫困生,我们这些外来人员的孩子只能读普通学校的。”
女人说道:“如果小安乡中学只要外来人员在这边工作他们的孩子就能进,你信不信小安镇的人口立马就会成倍暴增?”
------------
第463章 你们有时间吗?
如今,小安乡中学已经成为了全国排名第一的高中,本科率百分之百,也就是说只要进入了这一所学校,就能百分百考上大学。
只要考上了大学,就能百分百被国家分配好工作,一辈子都有了金饭碗。
这样的一所中学,如果只要在小安乡工作的人,他们的孩子就能进,那恐怕小安镇要被挤破头。
但是随着小安镇的发展,不仅有小商人来这边做生意,也有人建了很多服装厂以及电子厂的下游企业。
比如纽扣厂,拉链厂,针线厂,玻璃厂,小五金,等等工厂。
虽然这些工厂都只是很小的作坊式工厂,但是却能够赚到钱。
而随着小安乡的作坊越来越多,来小安乡打工的人也是越来越多,目前人口已经超过了六万。
这其中,学校的学生一万多人,服装厂经过这两年的极速扩张,人数已经达到了一万三千多人,电子厂人数少一些,但也有四千多人。
还有一些学生家长陪读的,也有上万人。
然后就是其他作坊的工人,也有好几千人。
除此之外还有当地居民,以及来做小生意的人。
还有来小安乡的建筑工,也是成千上万,林林总总加起来超过了六万。
这么多人来到小安镇,他们有些人还带了孩子。
这样的情况下,小安镇政府也为他们的孩子修建了小学,初中。
目前高中也在筹备中,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哥,这是我和你妹夫我们在小安镇买的房子,你现在暂时就住我们家里,这样也省的租房住。”
女人把父子俩带到了一个房子。
“小姑姑,你们家好漂亮啊!”见到房子里面的装饰,小男孩惊呼。
“这是请最好的装修公司装修的。”
“哥,你好好在这边干,过两年也能买一个房子。”
听到妹妹的话,男孩父亲问:“你们在这边买房,户口也迁过来了?”
“没有,小安镇不让落户,不然很多人都落户了。”
“为什么不让?”
“因为小安镇的本地居民可以就读小安乡中学呗。”
女人说道:“不过有一种办法可以落户小安镇,那就是娶小安镇本地户口的女人,或者是嫁小安镇本地户口的男人。”
“这么简单?”男孩父亲问。
“这还简单?”女人无语说道:“你不知道小安镇本地户口有多吃香,小安镇的女人根本不外嫁,想要嫁给小安镇的男人,得需要很好的自身条件。”
“今年小安镇扩展,就因为户口的问题,引起了很大的纠纷,主要是因为县里把其他镇的一些地区并入了小安镇。”
听到这里,男孩父亲问:“所以其他镇不同意?”
“不是。”女人摇头:“被并入的地区,得知自己被并入了小安镇,很多人都高兴疯了。
然而而很多没有并入的地方就不高兴了,于是他们组团去县里闹,听说闹的很不愉快。
后来还是小安乡中学表示不会全盘接受新并入地区的孩子,这才作罢了。”
就在几人说话的时候,小区外面,一群小学生结伴走了进来。
“佳佳再见!”一群孩子朝一个小女孩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