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我只会蹭热度啊 第424节(2 / 3)

服与不甘。

《菊花台》与他的《王之盛宴》剧本核心内容近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菊花台》在视觉渲染和冲击力上更胜一筹,动作戏也拍得极为精彩。

但《王之盛宴》同样有其独到之处

这份殊荣,本该是属于他梁小刚的!

梁小刚盯着《菊花台》的票房捷报,手指不自觉摸了摸。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份酸涩的不甘压在心底里。

他低头,转而望向书桌上那份预选通过的信函,握紧拳头。

那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预选通过通知,只要再通过终身,那么9月初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入围提名,就有了。

“老李确实厉害……”他低声自语,嘴角扯出一丝复杂的笑:“但电影的艺术价值,终究不是票房能衡量的。”

他已经联系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组委会那边了,那批评委似乎对他的电影兴趣很大…

他起身走到窗前,目光越过燕京的夜色!

“《王之盛宴》的失利只是暂时的审美时差……威尼斯那帮评委,最吃这套东方美学与人性挣扎的调调。”他闭上眼睛:“等捧回金狮奖,看谁还敢说华夏电影工业的旗手只有李正涛!”

夜风掀起窗帘,他掐灭烟蒂,然后,拿起手机:“立刻联系意大利那边的公关团队——这次电影节,我要让全世界都记住《王之盛宴》的名字!”

电话那头传来笃定的回应声……

………………………………

伴随着《菊花台》的票房成绩出来,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属于李正涛的一月!

所有人,亦在赞叹,这是属于华夏电影工业,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有人在幻想,推测华夏电影工业的未来,将会接轨好莱坞电影,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工业奇迹!

一幕幕的盛赞,将《菊花台》和李正涛给推向了极致……

当然……

互联网上,【豌豆电影网】和【影迷之家】等平台出现了一部分对《菊花台》的负面评价。

这些评论指出,这部与《王之盛宴》剧情相似的宫廷权谋电影存在“情节狗血““人物扁平“等问题,部分观众认为影片叙事过于夸张且缺乏深度。

有观众批评影片的战争场面设计不合理:宫廷大战的戏码简直像儿戏一样,士兵们毫无战术地往前冲,然后被弓箭射死,全程显得很降智。

更尖锐的评论如:“每一帧都是唐风美学?不,3亿投资只烧出个ppt展览”。

最犀利的当属某专业影评人的长文批评:“黄金铠甲裹着空洞的灵魂——当《菊花台》把经费都熔成龙袍时,故事早已被绞死在绸缎里了“。

不过,除了【电影之家】等少数平台外,这些负面评价很快就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赞誉声中,看不见踪影……

在《菊花台》票房高歌猛进的背景下,首周2亿、次周1亿的亮眼成绩让行业为之沸腾,其总票房迅速突破3亿人民币大关,成为首部达成这一里程碑的国产电影,甚至与好莱坞大片《蜘蛛侠》的票房纪录分庭抗礼。

媒体纷纷预言它将冲破4亿天花板,成为华夏电影工业化的标志性丰碑。

然而,当狂热的市场情绪逐渐冷却,影片的票房走势却急转直下——第三周单日票房突然跌破千万,最终仅收4000万,较前两周断崖式缩水60。

这种反常的暴跌令无数影评人一愣,紧接着,他们意识到这部《菊花台》已经呈现出后劲不足的隐患了!

过度依赖宣发热度与视觉奇观,却未能以扎实的叙事留住观众,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口碑发酵……

【豌豆电影网】、【影迷之家】等地方的虽然影评的评分从89落到了83,但评论区,依旧是好评一片。

而【电影之家】、【快博】那边,却不地涌出了一个个影评人的中肯评价,著名影评人刘家胜尖锐指出,当鎏金铠甲的光泽褪去,空洞的权谋剧情再难支撑票价!

除了电影本身后劲不足的问题外,68元的iax高票价和大部分48元的普通票价也严重阻碍了普通观众的观影热情……

俨然,仿佛是一场“虚假繁荣”的破灭!

仿佛在验证着这部电影的“虚假繁荣”,到了8月底,《菊花台》上映21天时,第四周的预售数据已跌至惨淡水平。

部分偏远地区的放映厅甚至出现一场只有一两名观众的冷清场面,热度,渐渐消逝……

第四周的日票房,从首映日的4000万人民币,最终跌至200万人民币的日票房……

而就在所有人都在议论《菊花台》票房的时候,另一部消失在公众视线中的电影《功夫篮球》再次引发关注。

该片上映一个月总票房突破11亿人民币,这个数字看似平平无奇,但若按观影人次计算,全国接近1100万次的观影量,竟缔造了华夏电影观影人次的新纪录。

相比之下,《菊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