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第159节(2 / 3)

着说道。

大司农等人拱手道:“是国师献出的这杂交水稻稻种好,方能有这等产量,下官等人不敢居功。”

刘彻朗声笑着:“不必推来推去,你们啊,都有赏!”

一听到有赏,沈乐妮心里的小人儿就开心的开始上蹿下跳,面上却只能保持着身为重臣的稳重与自持,谢恩道:“多谢陛下!”

“那二十三石稻子,国师有何打算?”刘彻说回正事。

沈乐妮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转头问大司农道:“不知这二十三石稻子里,饱满的占几成?”

大司农回道:“约莫七成半。”

沈乐妮眉梢浅浅挑了挑。果真是系统出品必属精品,就在这什么药什么化肥也没有的简陋条件下,饱满稻粒占比还能如此高。

刘彻也讶异了一瞬,看着箱子里金灿灿的稻子越看越像稀世珍宝。

沈乐妮回刘彻道:“陛下,不如将这七成半的饱满稻粒都挑出来,作为稻种储备在国库,等到明年再进行撒种安排。剩下两成半的,陛下不如拿出一部分自己尝尝,再拿出一部分赏给百官大臣,也是时候让大家看看这救世之粮了。”

刘彻颔首:“就依国师之言。”

-----------------------

作者有话说:汉武帝时期,黄河称‘河’,长江称‘江’。

第174章 据儿出事了?

商议完水稻的事,刘彻就先让大司农等人抬着箱子一齐下去了,连殿内侍候的宫人黄门都遣了出去,只留了沈乐妮在殿中。

“知道朕留下你,是为着何事么?”刘彻转身缓步渡回到御案前,撩袍端坐下,好心情地问下边人道。

沈乐妮想了想,如实道:“臣不知,请陛下明示。”

“七月,后宫王夫人诞下二皇子。”刘彻道。

沈乐妮微微恍然。她之前就听说了王夫人生下了一位皇子,只是那时候忙着军训之事,没来得及向刘彻道喜,后来又出了平安的事,就将这件事忘在了脑后。

想起后,沈乐妮立马拱手道喜:“臣在此恭贺陛下,喜得龙鳞。”

刘彻嗯了一声,带着笑意道:“国师想要什么赏赐?”

沈乐妮啊了一声,惊喜又疑惑地问:“这,臣也有赏赐?”王夫人生子她又没帮上什么忙,不过就是将既定的事实提前告诉了陛下,这也要赏赐她,看来陛下是真的很高兴了。

“朕膝下皇子不丰,如今添了一子,自然要与百官同庆。何况国师这些年为大汉尽心尽力,而今杂交水稻亦得了丰收,国师当得起厚赏。”刘彻笑得眼角细纹都现了出来。

“那臣在此,就多谢陛下了!”沈乐妮笑得露出了牙齿,可见这个笑是十足十的真诚,“陛下若是要赏赐臣,不如就赐臣一些金银吧。”

金银,才是最实在的东西啊。光是看着,她的心里就踏实!

刘彻哈哈笑了两声,手指点着沈乐妮道:“你呀你呀,可真是个财迷!”

沈乐妮也不说话,就朝他笑得讨好。

“罢了,就依你吧。”刘彻笑够了,摆摆手道。

他也知道国师平日里需要用到钱财的地方确实有些多,每次军训的时候就是一大笔开支,人越多,花销越大。还有研究院、女医堂,等等地方。他虽然前前后后赏了她许多金银,可那些钱财又确实是花在了大汉将士们和百姓们身上,要算起来的话,国师倒确实没有在她自己身上花多少。

想及此,刘彻关切道:“你平日里不要光忙着正事,自己也得享受享受,不要忘了你自己也是个女儿家。”

她孤身一女来此,他作为大汉君王,有关照她的职责。

沈乐妮心下动容,谢恩道:“多谢陛下关心,臣定谨记。”

刘彻嗯了声,想到什么,顿了顿还是没有开口,说起其它事情:“朕近来,在盘算着一件事。”

说到此,他没有往下说,留给沈乐妮一个悬念。

沈乐妮了然,接话道:“不知陛下在想何事?”

刘彻扯着唇角,不答反问:“不如国师来猜猜?”

让她来猜?沈乐妮想了想,很快福至心灵,她望着刘彻浅笑着问:“陛下是让臣说一说,此后会有何事发生?”

刘彻笑了声,道:“国师可真是懂朕。”

“陛下谬赞。”沈乐妮稍稍顿了两息,便牵着唇角开了口:“陛下,可是有打算主动发兵,夺取河西之地了?”

刘彻要盘算的,必然是大事,此后几年间的大事,只有河西之战了。

“不错,朕已有此意。”刘彻知道沈乐妮的特殊之处,并没有对她一语中的的话有什么惊讶。他目光中带着势在必得:“曾经匈奴屡屡挑衅我大汉威严,一再忍让,反而是助长蛮族气焰。此番若能一举拿下河西,定能灭掉匈奴嚣张之势。况且河西之地对于大汉来说至关重要,若能夺下,一来在此后与匈奴的战争中可以更加有利于深入大漠之地,二来河西之地连接西域,夺下河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