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8章(1 / 2)

沈望星摇摇头:“我了解她,她不会跟我走的,哪怕那个畜生恶贯满盈,她也会认为他是冤枉的。”

赵时晴没有说什么,这样的人,她也不是没有见到过。

不过有意思的是,就在赵时晴准备离开白鹤山的时候,她的侍卫们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回来了!

看到赵二小姐的那一刻,二十名侍卫哭成了傻子。

不容易啊,太不容易了,他们终于在有生之年见到了二小姐。

为了尽到侍卫的职责,他们从梁地追到吴地,又从吴地追到梁地,差一步,只差一步,他们就又要与二小姐错过了。

赵时晴:“是啊,你们再晚一天,就又见不到我了。”

顾不上说起这一路上的见闻,二十名侍卫立刻整理行装(其实也用不着整理),这一次,他们一定要跟在二小姐身边,二十个人四十只眼睛,这一次一定不能把二小姐弄丢了,不对,是不能让二小姐把他们弄丢。

虽然沈观月强烈要求一起去京城,赵时晴咬紧牙关说什么也不肯带上他。

开什么玩笑,她是受萧真所托把沈观月带出京城的,现在却又要把沈观月带回去,这不是言而无信吗?

赵二小姐是那种人吗?

沈观月虽然万般无奈,可还是被留在了白鹤山。

二月十四,宜远行。

赵时晴和甄五多踏上了去往京城的官道。

走出很远,回头望,沈观月站在村口,挥舞着小手绢,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不过,路上还是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刚出梁地不久,沈望星还是决定回庐州看看,血浓于水,虽然嘴上说着狠话,可他还是放不下母亲。

赵时晴同意了,并且派了两名侍卫和他一起去,如果崔夫人同意,可以回娘家,也可以和沈望星一起在白鹤村落籍。

赵时晴和沈望星说好,等他办完自己的事,就到京城的苏记茶楼找她。

就是不知道那苏记茶楼还有没有开着,那是凶宅,应该不好脱手吧。

天气渐渐转暖,一路无话,草长莺飞的季节,赵时晴再次踏入大雍帝都。

梁王府二小姐的身份不能被外人所知,因此,在离开梁地之前,他们一行统一更换了路引,现在他们还是梁地人,但是户籍不是白鹤村,而是放鹤村的了。

嗯,放鹤山下的放鹤村现在也是赵二小姐的,只是知道的人还不多。

无论白鹤村还是放鹤村全都没有里正,赵二小姐就是村长,两个村的村长。

现在,赵村长带着她的村民们来到京城了。

哈哈,萧真,没想到吧,我又回来了!

第120章 范秋筠(两章合一)

就在赵时晴来到京城的当天,聂二老爷的妹夫和外甥女——范家父女终于来到梁都。

为何说是“终于”呢?

那是因为此次梁都之行,对于范秋筠而言,是出师不利。

虽说赵廷晗是个病秧子,可是正如很多人的想法一样,哪怕赵廷晗奄奄一息,只要强撑到拜过天地咽气,他的妻子也是梁王遗孀,即使没有亲生骨肉,也能从赵氏宗亲中过继一个孩子继承王位,对于妻子的娘家而言,不过就是从梁王岳家变成小梁王的外家,好处不会变少,只会更多。

而这,恐怕也是皇帝乐见其成的。

毕竟,无论是皇帝还是外戚,在他们眼中,一个成年的梁王,哪里比得上呀呀学语的小梁王。

同样,范家也是这样想的。

范家和聂家虽是姻亲,但两家出身不同。

聂家的祖上是靠读书出人头第的,祖上出过几位大儒,后代子孙虽然不成器,却也都是走读书科举这条路的,就连在花楼里“自杀”的聂二老爷也是有功名的。

而范家却不同。

范家是商户出身,是生意人。

有些朝代商户子孙不能科举,但是大雍不是。

大雍朝的科举是一视同仁的,无论是商户,还是宗室和勋贵子弟,都能参加科举。

之所以几乎没有听说过哪位宗室子弟或者勋贵子弟金榜题名,不是他们不能科举,而是他们考不上。

一部分宗室子弟和勋贵子弟还在娘胎里就有了袭职,他们没有必要再去科举;还有一部子弟虽然没有袭职,但是还有父兄,无论他们怎么吃喝玩乐,只要他们不谋反不创业,都能啃老到死;还有一小部分既没袭职又没老可啃的,他们宁可把精力全都用在找发小蹭亲戚攀关系,也不会去读书考功名,开什么玩笑,让他们和一群寒门进士争长短,说出去都让人笑死。

当然,他们考也考不上。

而商贾则不同。

比如范家这样的,范家在富甲一方之后,一方面督促自家子弟求学上进,一方面资助有才气却贫苦的年轻学子,这样坚持不懈做了三十年,范家出了两名进士、七位举人,且,京城和吴地的官场上,都有范家的人脉。

虽然与聂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