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万万没想到,有人能利用吴家的事情,做出这么花的文章!
这样的布局,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能力,还把最关键的靠山巡抚拖下了水。
现在巡抚直接甩锅,自己又该怎么解决问题?
关键是他该找谁去对话?他并没有这个本事和威望,去面对上千外地“乱军”啊。
想了想后,郑之彦小心翼翼的来到距离赵百户不远处,询问道:“赵大人是否能约束一下苏州漕军们?”
赵百户斜着眼看了看郑员外,婉拒说:“就算我是个百户官,也不可能违逆所有漕军兄弟的意愿,强行压制他们的愤怒吧?”
主要是策划剧本的某大官人只给了他现场调度的权力,却没有给他谈判和结束的权力。
其实混社团的某大官人和苏州卫的关系也就那样,被苏州卫官兵追捕过,还在武秀才考选中打过军户子弟。
从苏州运漕粮到扬州仓的赵百户本来是个铮铮傲骨的汉子,但奈何某大官人给的实在太多了。
等回了苏州城,江南巡抚赵志皋会奏请提拔他赵大武到副千户!
而且会把他赵大武从又苦又累、常年奔波在外、还容易担责的漕军体系中调出来,换到更轻松的城防系统,或者是巡抚标营,可自由选择。
赵百户拒绝不了这些条件,就带着漕军兄弟们,一起配合林大官人了。
反正他军籍隶属于苏州卫,归江南巡抚管辖,江北的凤阳巡抚没有权限处罚江南的武官。
正当郑员外在赵百户这里碰了一鼻子灰,不知道找谁对话时,忽然有个高大的身影冲到哗变漕军和巡抚标兵之间,心急如焚的喊话:
“都是在江左混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千万不要伤了和气,要以和为贵啊!”
有点自我怀疑,这样解释说明很多的章节好看吗?
(本章完)
------------
第二百五十一章 答应他!
在这个时刻,敢站在哗变漕军和巡抚标兵之间,高喊“以和为贵”还不被打的人,也只有一个林大官人了。
而且直接吸引了从巡抚、盐商领袖、巡抚标兵再到哗变漕军、现场吃瓜群众等数千人的目光。
盐商领袖郑之彦气急败坏的喝道:“林泰来,你胆敢”
“你这个浑身铜臭的盐商闭嘴!”林大官人傲慢的打断了郑员外,“你滚一边去等着!先让我和漕军兄弟们说几句话!”
短短两句话,立刻就显出亲疏有别了。
随后林泰来面向上千闹事的人群,高声说:“总这样闹也不是办法,漕军兄弟们也得不到多大实际好处。
想必我林泰来在苏州乡亲这里还是有几分名声的,而且我目前有武举功名,说不定将来也要要进入卫所任职,与漕军兄弟也不是外人!
因而便出面做个调解人,请漕军兄弟们相信我!”
说完了后,林大官人紧紧盯着哗变人群,心里稍微有点紧张。
在他心里,现在才是最重要一个环节!考验自己这块金字招牌到底亮不亮的时候到了!
其实这些所谓的上千“哗变漕军”里,只有一小半是赵大武赵百户的手下漕军,还有一小半是林泰来手下伙计混在里面的。
其他人都是闻讯而来的别家苏州漕军,一起声援同乡漕军兄弟的。
就像赵百户刚才所说的,出门在外的漕军很抱团,有事都是要互相支援,不然在外地长途运输很难生存。
而且漕军本身就出自卫所,天然就具备一定的组织性。
一般情况下,人群里有半数自己人就完全够用了,足以左右和主导这上千人的动向,其他人一般都会下意识的从众。
在乱世时,几千亲信精锐就能裹挟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就是这个道理。
当即有几十个人带头回应道:“久闻林大官人高义,愿请林大官人替我等做主!”
稍稍延迟了片刻后,其余人便一起叫道:“愿请林大官人替我等做主!”
毕竟在苏州城,无论底层江湖还是上层名流,林大官人的名声实在太响亮,而且信用非常好。
这个信用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就是,说要办到的事就一定能办到,说灭伱全家就一定灭你全家,绝不言而无信。
第二层就是,跟着林大官人混的人,到目前为止,无一例外都吃肉喝汤了,这也是比黄金还真的信用。
所以这帮苏州漕军就算不认识林泰来,此时也愿意相信林泰来,这就是江湖威信和声望。
在里,就是那种一听名字后“纳头便拜”的档次了。
林泰来眼看着安抚住了“哗变漕军”,并得到了上千人的一致认可和“拥戴”,这才彻底松了口气。
今天计划进行到了这个地步,最难的环节都已经过去,基本上就成功大半了!
林大官人一边想着,一边又转向了郑员外,毫不客气的说:“你!过来谈谈!”
但郑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