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呀,妈妈,以后我不埋汰衣服了,爱惜着穿,小了就可以捐,不浪费。”言言也听说过,城郊有一家孤儿院,他没去过。
有机会他也想去看看,师父说,要见过人间疾苦,才会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才会更共情病人,作为医生,要有共情的能力。
唐芷拍拍他的头,笑了笑,知道爱惜东西,是好事,她没有说什么不用爱惜之类的话。
两人逛了街,回家都快傍晚了。
中午吃了很多,晚上要吃点清淡的,刮刮油。
于是,唐芷煮了白粥,煎了马鲛鱼,考虑到顾恒吃不饱,又从冰箱里拿几个馒头出来蒸热,炒了个青菜。
“言言,你现在有时间,去找找你不穿的衣服,明天去小院,把那些旧衣服找出来,看看,不破的都可以捐。”现在布料还是难得,供销社买布,还是要布票,多少人家还是缝缝补补又三年的。
孤儿院应该也缺布料,旧衣服改改还能穿。
言言小时候的衣服,质量都是很好的,舒服的棉布,适合小孩子穿。
因为他姥姥经常给他寄布料过来,唐芷自己给他做的,衣服很多,有些太脏的,洗不干净的,唐芷就拿来当抹布了,留下来的,都是好的。
这个年代,捐旧衣服,不是丢人的事。
“好,妈妈,我不合身的都可以捐了吗?”言言问。
“对,小了的可以捐,你喜欢的,舍不得的也可以留下来当纪念。你找你觉得不需要的。”唐芷说。
捐献这个东西,都是自愿的。舍不得的,有纪念意义的,都可以自己收藏。
言言去他房间,翻出来柜子底下,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
一件件打开看,自己比一下,觉得好小啊,这两年,他长高了好多。
每一件都检查过,口袋什么的都翻一遍,看有没有钱装里面。
可惜,没翻出来钱。
当然翻不出来钱,因为他爸妈洗衣服之前,都会翻口袋的。
不可能有钱的,有钱也没收了。
拿一个干净的尿素袋,不要的就折叠好,放袋子里。
冬天,夏天的,装了一袋子。
去年冬天的衣服,他还不舍得送人,觉得还能穿,冬天的衣服,一般都会买大一点的,今年穿刚好,今年冬天就不用买衣服了。
唐芷让他自己做主,想留的就留着。
她也想把自己的旧衣服翻出来。
但她的旧衣服,放在家里的不多,不穿的都放小院子去了,放在家里占地方。
顾恒的,旧衣服少,她给他买的衣服,好几年了,还八成新,他平时穿军装,很少穿自己的衣服,就算穿也很爱护着穿。
不知道他舍不舍得送人,等他回来问问他。
言言把衣服整理好,又把自己的柜子收拾一下。
顾恒回来时,看到儿子在擦柜子,很是意外,今天怎么这么勤快,收拾房间了?
“儿子,你做错事了?被惩罚啦?”顾恒笑问,还有点幸灾乐祸。
言言大眼睛瞪一眼爸爸:“爸爸,您盼我点好吧,我在做好人好事呢,把旧衣服都拿出来,准备捐了,你不夸夸我吗?”
顾恒才看到旁边的袋子,装了一袋子衣服。
“准备捐到哪里去啊?”
“妈妈说捐孤儿院去。”言言把抹布塞他爸爸手里:“爸爸刚刚冤枉我,罚你帮我擦柜子。”
顾恒看着手里的抹布,笑了笑,给他把空出来的柜子里里外外都擦干净。
还把他书桌都整理好,擦了一遍。
直到他媳妇喊吃饭了,才加快速度,把抹布洗了晾好。
洗干净手,坐下吃饭。
“媳妇,你打算把衣服捐到哪里的孤儿院?”
唐芷看了他一眼:“听说城南郊区,有一家孤儿院,打算送去那里。还是你有其他提议?”
顾恒笑着摇头:“我没有提议,打算什么时候去?我明后天休息。”
意思是,陪你们一起去。
“那明天早上一起去小院,把衣服找出来,下午就去孤儿院。”唐芷说。
顾恒和言言都可以,听媳妇/妈妈的。
……
翌日,吃了早饭。
唐芷一家三口,骑了两辆自行车,唐芷的车后座,绑了一袋子衣服,顾恒带着言言。
去小院把旧衣服翻出来。
顾恒的军装,也有几套旧的,补了补丁的。
但还是很板正,补丁也不影响穿。
问了顾恒之后,唐芷把它们塞袋子里。
经过一番折腾,把一家三口的旧衣服,都整理出来了。
“走吧,现在还早,先过去,去了回来再吃午饭。”唐芷叫顾恒骑车去拿一袋烤面包,顾恒回来的路上顺便叫了一辆出租车。
有四五袋衣服呢,带着不好挤公交车。
也没有公交车直达,转车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