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虾子”和“胖机器”那样愁眉不展。
等吃完午饭后,红豆也浸泡的差不多了。
按着水豆比例1:3,她在水开后将红豆下锅煮至软烂开花。
然后取出适量奶粉,加入两百毫升温水融化,再加入五十克白砂糖混合,最后用十五克玉米淀粉增稠,避免在冷却过程中形成冰渣。
谢欣怡混合好原材料后,已经是下午三点了。
她连同任务单一起将做好的原材料交到评比台,李姐在她后面也交上了品尝单。
对方偷瞄看了眼她的任务单,回到案台后就跟谢欣怡吐槽了起来。
“都不知道谁想出来的这些规则,让我一个没味觉的人尝比例,不等于给瞎子抛媚眼,啥意义嘛。”
李姐摸了下自己微鼓的肚子,说到刚才尝的那些糖水,一边呕一边示意谢欣怡往张超那边看。
“你看张会计,呕都快哭了呕”
谢欣怡顺着李姐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刚交了任务单的张超满脸杀气的坐在凳子上,任谁上前询问都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
“是挺可怜的。”
俩人吐槽间,那边参赛的人也差不多交完了任务单。
评选结果明天一早才会出来,谢欣怡和崔妈妈他们一起将车间收拾出来后,就悠哉悠哉地回家了。
临近年底,文淑华又开始张罗起了家里过年所需的东西。
去年谢欣怡和顾屿回娘家过的年,今年不回去,她早早给谢母和小妹寄去了年货,顺便把顾颖帮忙收罗来的复习资料一并放进了包裹。
距离高考恢复不到十个月的时间,谢欣怡寄出包裹后还专门给小妹去了电话叮嘱她好好复习。
作为原书中的女主,谢欣欢虽说有主角光环保护,但谢欣怡总觉得,谢欣欢如此聪慧,若能在高考时一举夺冠,考个好点的大学,说不定日后还会比书中更加耀眼夺目。
她希望小妹有本事,不止为了谢母能过上好日子,更重要的是希望小妹在未来的道理上有更多选择,而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
谢欣怡想的长远,好在小妹也一直很相信她。
上次来信不仅说了自己的学习计划,还挺有志向地说若真能恢复高考,她一定考到京大来,这样就能跟她天天在一起了。
对这个小妹,谢欣怡打心眼里的喜欢。
不知是不是因为谢欣欢是她穿到这个时代见到的第一人,还是在那半年的亲密相处中,女孩总无条件的维护和信任她。
反正跟那个素未蒙面的大姐比起来,谢欣欢更能让她感受到独属于血缘亲情的那种温暖。
而大姐谢欣悦,除了听谢母和小妹描述过,她对这个名义上的大姐基本没任何感情。
她穿过来的时候,谢欣悦已经去下乡了,俩人没交集,就连顾屿都不知道她还有个大姐。
那天张新来家里找顾屿,提到想找人帮忙打听下陈家庄一个叫陈亚兰的人,她说起自家大姐就在陈家庄当知青时,男人不是一般的惊讶。
“怎么之前没听到你提过?”
“你也没问我呀?”
谢欣怡笑着回答,然后也不管男人微挑的眉,转头对张新说道:“我和我大姐不是很熟,还需要去问我妈她的收件地址,你急的话可以再去找找其他人。”
刚她听张新跟顾屿说起要证实一下高何之前的事,想来事情不小,她大姐不一定能帮上忙,而且俩人这么多年都没主动联系过对方,眼下突然找到谢欣悦帮忙,也不知她肯不肯。
谢欣怡没把话说的太满,但张新却说自己已经找了很久,但都没有认识的人在陈家庄的。
今天他来找顾屿,就是想着男人路子比他广,认识的人也比他多,哪成想最后帮到的他的竟会是谢欣怡。
他目标太大,目的又太明显,若是亲自去陈家庄调查的话一定会打草惊蛇,思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对陈家庄比较熟的人私下打听下。
顾屿信的过的人没有在陈家庄的,他也不适合亲自去陈家庄,因为实在长的太过招眼,所以当谢欣怡说她大姐就在陈家庄做知青时,张新就像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没事儿,时间不是问题,高何那边我可以拖一下,主要还是要看你大姐愿不愿意帮忙。”
当初高何放弃顾颖突然调转方向找到张娟时,张新就觉的很奇怪,倒不是他对这人有什么偏见,只是时间接触的长了,他发现自己竟找不到对方的任何破绽。
人无完人,就算是顾屿这样的人,都大大小小存在着问题。
高何在他们面前表现的太过完美,再加上他妈临去沪市前千叮万嘱让他看好张娟。
罗金霞很少如此郑重,张新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他总觉得高何看着没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故一边假装跟他称兄道弟降低他的防备,一边托人私下打听起这人来京市前的事。
之前打听到的消息一直都很正常,直到前些天,他在沪市的朋友突然打点电话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