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前脚刚驾崩,后脚李斯和赵高就矫诏扶立胡亥,甚至在胡亥和赵高狼狈为奸、脑子犯抽地大开杀戒之前,满朝公卿显然也持默认态度,只是最后翻车了而已。
故而始皇在愤怒之下诛杀胡亥与赵高后,并没有立时诛杀李斯。
没有意义。
待到他晚年驾崩之时,李斯作为朝中法吏集团的领袖,所做出的决定必然是出于整个派系的利益考虑,是法吏集团放弃了扶苏、选择扶立幼主以保障自身的地位与权柄。
而大秦重军功,军吏集团和法吏集团本就是你中有我的关系,除了这两大派系外,就只剩下一堆只有议政权的儒生。
也因此……
好了停下,不能再继续想下去了,越想下去他就越来气!
(憋气jpg)
【“王上,臣以为,殿下之母郑良人之事,需王上斟酌。”
见秦王说完了正事就准备让他们走人,冯去疾连忙出声,“历来储君之位,立嫡立长。只是公子扶苏乃王上长男,殿下乃王上长女,长公子毕竟年长殿下数月。”
“寡人确是忽略了。”
秦王当即道,“那就册郑良人为夫人,代掌王后玺印。”
众人拱手,“唯。”
只是还不等退下,就见秦王凝眉沉思,指尖于漆案上轻点,几息后,他沉声道,“拟诏,立郑良人为王后。”
下了决定,他反露出笑意,“既然要做,不如就做最好,栎阳为寡人嫡长,为储位不二之选。”】
[郑后:我那母凭子贵、被亲亲宝儿带飞的一生(墨镜jpg]
[从长使到良人到王后,这一路畅通的三级跳,接这样的事业运(伸手接jpg]
[政哥真的超爱,舍不得姮崽有一点不完美,现在立嫡立长立贤立爱都是姮崽(好嗑爱嗑多来点jpg(星星眼jpg]
“合该如此。”
诸秦君纷纷赞许。
虽然不晓得政儿为何不曾立下王后,但总归他已然经顺利亲政、独揽大权,既如此,那立不立王后其实也无所谓。
不过既要立姮儿为储君,那加封其母、使其在名分大义上越发无懈可击,也是应有之义。
毕竟再怎么说,这个扶苏也是政儿之长男,又是与秦国数代联姻的楚国芈氏夫人所出,为了姮儿的地位稳固与安危考虑,也必然要对其母子有所防范和压制。
始皇陛下倒是有点惊讶。
毕竟,不论是从前还是现在,他完全不曾有过立后的心思。
虽说之前就听天幕称郑菁为“郑后”,但始皇也没多想,毕竟等姮儿登基,自然会尊奉她为太后,后人称她一句“郑后”亦是合乎情理。
倒是没有想到,“他”竟然会选择册立郑氏为王后。
不过,倒是也能理解。
于公,册储君之母为王后能稳固其地位,免去纷争,于私,王后之位而已,若能为姮儿增添荣光,便是值得。
(接受良好jpg)
唯有诸公子公主和后宫诸夫人纷纷沉默、神色各异——
真是偏心呐。
怪我不够出色/没能生出个出色的孩子喽。
(心情复杂jpg)
[虽然但是,政哥显然是那种不喜欢被关注后宫的人,但老冯却能为了姮崽向政哥谏言后宫的事情,他真的超爱的!]
冯去疾矜持微笑。
尤其是当太子殿下笑盈盈地冲他比心时,脸上的笑意更深。
知韫还是刚知道这回事。
毕竟秦王和重臣议事,虽有谒者寺人侍奉在侧,但如果她不去问,他们也不会特意来跟她透露细节,冯去疾也不是会跑到她跟前来“邀功”的性子,至于她……
咳,当年就只关心她爹立她当太子、立她妈当王后的事实结果,至于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还真没怎么关注过。
(略惭愧jpg)
虽然她一般也不会找她爹身边的寺人谒者打探消息也就是了。
——她从来都直接问本人的。
(光明正大jpg)
【“筹备册礼、传诏各郡县、宣告诸国之事,莫要懈怠。”
秦王表示,“我大秦册立太子,自然要煊赫非常、诸国献礼。”
谁不来,就发兵打谁。】
诸侯们:“……”
ber,你们真的礼貌吗?
虽然秦国册立太子,只要没到撕破脸、兵戎相见的地步,诸国前往咸阳献礼道贺也是应当的,但问题是……
你这态度就不太对啊!
大家都是诸侯,平起平坐,怎么搞得他们像是你秦国的附属小弟一样,但凡有点不听话、不恭敬就得被教做人?
怎么的,能打了不起啊?
——好吧,是了不起。
谁让子孙后代太不争气,合纵联手也没打赢呢?菜,就得认。
(委屈咬帕子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