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又说:“另外,这也是陛下到洛阳之后,给藩镇的一个警示。”
众臣称贺,更加觉得他们的陛下雷霆手腕,深明大义,一时纷纷抬头去看长安上空蔓延无尽的花雨。
徐回也跟他们一起神色如常地笑看烟花,越看表情却越发勉强,在无人瞩目的片刻,眉间一闪而过一片阴翳。
第62章 行宫(五)
成德节度使李炳死后, 他的儿子李月自封为节度使,公开聘请辖区内熟习典章制度的儒士,令他们为之撰朝仪。
牙前兵马使张志忠与李月有嫌隙, 他出身贫寒, 但是骁悍英武,战场之上, 常能以一当十,深受李炳赏识, 特意收他为义子,并且让李月纳他的妹妹为妾。张志忠亦对待李炳忠心耿耿,他在世时,张志忠为他守牙城,攻略其他节度使的地盘, 对他言听计从。李炳生病,他衣不解带,床前侍候,提防变故,压制手下的牙兵牙将,助李月夺取节度使职位, 帮他收拾残局。
李月却越来越残暴, 手下的兵都劝他杀了李月,向朝廷献降, 张志忠犹犹豫豫,始终无法决断,上个月,他的妹妹被李月虐待致死,死尸过了三日才被发现, 张志忠悲愤交加,挑动手下发兵反叛,一举攻下成德镇的定州,同时遭到成德节度使和魏博节度使的围剿,他不得已放弃定州,向东占据景州、沧州,上书向陛下陈辞,请求归降。
李泽下旨将景州、沧州,以及成德节度使占据的莫州、棣州,和魏博节度使占据的德州,合并为横海军区,任命张志忠为横海节度使,并且交付他三十张空白任命状,嘉奖他讨伐叛逆。
河朔三镇都感到很不安,有再度联合的倾向,以张载为首的一方,不停有官员上奏章,劝谏陛下采用怀柔策略,“羁縻藩镇”,以李泌为首的一方,更主张趁机削弱藩镇,陛下不置可否。
虽则外面闹得不可开交,中原可谓腹背受敌,近来朝堂却局势平稳,两派官员在争吵之中维持着大致的平衡,除了远虑,近处的事情似乎可以适当放缓,有些事情,还应徐徐观摩,随机应变,交给时间。
李泽下令调拨昭义兵团、永平兵团和河东战区由河东薛氏统辖的一部分兵团在洛阳以北布防,准备趁机先行围剿目前最凶悍,对洛阳威胁最大的魏博节度使田知春。
淄青节度使李抱月,支援三万兵马,参与围剿魏博镇。
李抱月,出身高句丽民族,是前任平卢节度使李瑰的儿子,起初与其父镇守河北道东部和辽东地区,统辖安东都护府,设置的目的本是为了防范奚、契丹、渤海、靺鞨等东北少数民族,帮助大唐稳控朝鲜半岛。
安史之乱以后,东北局势失控,契丹崛起,吞并东北管辖区,东北少数民族不得已臣服契丹,李瑰遂在唐廷的支持下,率众内迁,皇帝李恪将迁徙过来的平卢军民安置在河南道东部的淄青地区,即古代的齐鲁之地,两镇合并,全称“淄青平卢节度使”。
自李抱月始,开启了淄青地区的节度使世袭。
李抱月为人恭谨,做事有条理,在辖区内宽仁为政,军民各得其所,税收稳定,主动缴纳李瑰时期拖欠中央的税收,并且对宫廷有额外进奉,李泽嘉赏他的一片忠心,宣其子李丰年入朝侍奉左右,授予他“翊卫”的官职。
然而李丰年不过是一个三岁小儿,他的母亲是李抱月身边的一个小妾,那小妾不听劝阻,趁着李抱月带兵外出,偏要带儿子回洛阳探亲,中途被宣武战区的游骑兵拦截,李丰年被扣留,小妾被追赶的牙兵强夺回淄青战区。
据说,那小妾本来有家室,夫家被安史叛军摧毁,不知为何落入李抱月手中。
李丰年被带来洛阳之后,李泽命人将他带到上阳宫,徐直见过他一面,是个十分聪明稳重的小孩子,不哭不闹,沉默却不失伶俐。
李抱月妻妾虽多,一直以来者不拒而闻名遐迩,儿子却只有这么一个,其中的故事必定充满曲折离奇。
李正己猜想之后,告诉徐直,他猜测李抱月的后院十几个妻妾之间一定很不安宁。
“争风吃醋肯定是常有的事情,这个小妾在一众妻妾里面,居然能生下一个孩子,她必然很辛苦。”
徐直对这些事情并不特别感兴趣,然而李正己声情并茂,讲起故事总是那么生动有趣,她不免记住一二。
来到洛阳之后,李泽并未再分两处办公,日常常居丽春殿,接见大臣也在此处,批阅奏章就在后殿的书房,议事会到前殿,偶尔也在书房。而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主要都是批阅奏章,所以他待在书房的时间很长。
书房就在他们住的寝殿的右侧,坐北朝南,南面开窗,迎着庭院,徐直只要出了寝殿,一举一动都落在他眼底。
她感到非常不开心,李泽不仅会控制她出门游玩的时间长短,而且还总是不允许她走出丽春殿。
后来干脆要她每日都到书房,恨不能每时每刻都将她绑牢。
她现在就抱着猫,不悦地坐在窗边的榻上。
榻上放着一张长几,上面摆满奏章

